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景 陈新 李嘉 通讯员 吴鹏 杨涛
乡村振兴,一台大戏。如何找准定位,当好角色,发力作为?
通城农商行祭出“三板斧”:立足三农,回归本“姓”;扶大带小,“金”准滴灌;银企携手,“贷”动实体经济。
县农商行董事长姜功平介绍,今年一季度,全行累放贷款6.6亿元,净增3.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净增2.9亿元,增长12.9%。
立足三农:回归本“姓”
4月20日,通城县农商银行关刀支行,客户经理胡仁野的手机响个不停,来自浙江通城商会的几位企业家向他咨询最新的金融政策和信贷业务。
关刀镇里港村40多岁的周建刚,在浙江义乌经商办厂,早年就与关刀支行建立了业务往来。
去年,在县里发展回归经济的感召下,周建刚返乡创业,投资1000万元,新建新型材料项目,成为关刀工业园第一家落户的企业。
“我们开辟了绿色通道,实行返乡创业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手续从简,量身定制存贷、结算、电子银行等金融服务。”胡仁野的介绍,让周建刚很满意。
通城是个打工大县,每年约有10多万人到全国各地务工经商。4万多人口的关刀镇,外出务工人员就超过2万人。
2017年10月,县农商银行关刀支行组织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全镇务工经商带头人座谈,宣传发展回归经济的金融新政策。
与此同时,关刀支行积极“走出去”对接业务,与各地的通城商会建立信贷往来。去年11月,关刀支行行长杨斌带领业务骨干,前往浙江通城商会接洽业务。
他们先后到宁波、温州、义乌等地,考察通城籍企业家所创办的公司。在联络感情的同时,积极推介农商行信贷优惠政策,引导通城籍企业家和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服务家乡经济发展。
春节期间,关刀支行通过手机短信向外出务工的客户拜年,同时为回乡过年的客户提供免费接送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家乡的关怀与温暖。
正是因为这些惠民政策和人性化举措,关刀支行赢得了广大务工人员的信赖和支持,周建刚等7家企业相继落户关刀工业园。
找准支点,发力三农。仅去年,关刀支行累积发放贷款4155万元,为回归创业人员解决流动资金短缺等信贷服务。
扶大带小:“金”准滴灌
18日上午,塘湖镇狼荷村千亩龙虾基地,十四组农户刘新龙正在给龙虾下料。“这些龙虾吃的是玉米、黄豆、菜籽粕,营养丰富着呢!”刘新龙说。
刘新龙一直以种植水稻为主,2015年,他赴潜江学习龙虾养殖技术,在当地承包500亩龙虾基地试养,当年实现收益。
尝到甜头的刘新龙回到家乡,一面流转狼荷村闲置农田,一面积极向塘湖支行申请贷款。
2017年4月,塘湖支行向他发放了第一笔精准扶贫小额贷款50万元,加上自己投入的80万元,刘新龙的龙虾养殖基地红红火火地建了起来。
刘新龙还带动其他农户共同创业,成立龙湾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连片龙虾基地1000亩,带动25户贫困户在基地打工就业、入股分红。
“去年因害减产,损失不少。今年不出意外,每亩可以实现3000至4000元收入。”刘新龙说。
和刘新龙一样,塘湖镇阁壁村油茶种植大户金定武也是农商行精准扶贫小额信贷的受益者。
金定武从2010年开始流转山林发展油茶基地,现在基地发展到了1100亩,陆续进入丰产期。2016年底,金定武响应政策号召,摸索林药套种模式,开始试种中药材。
2017年,金定武向通城农商行塘湖支行申请精准扶贫小额贷款40万元,在油茶基地套种黄精、射干等中药材150亩,利用大棚抚育白芨种苗30万株。
去年底,金定武的油茶基地实现收入40多万,并通过微信朋友圈,出售白芨种苗3万多株,实现销售收入3.7万元元。同时还吸纳了60多户贫困户和普通农户在基地上种药材、摘油茶,实现就业增收。当年支付劳动工资28万元,每人还获得500元分红奖励,激发了当地农户发展林药套种的动力。
今年,金定武打算继续向农商行贷款,发展钩藤基地300亩。“多亏农商行慷慨解囊,我才有继续搞好药材套种的信心。”金定武说。
扶大带小,“金”准滴灌。通城农商行塘湖支行行长黄圣群告诉记者,该行通过扶持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精准脱贫,仅去年提供精准扶贫贷款1600万元,办理贷款业务260余笔,带动(30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银企携手:“贷”动实体经济
发展实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三赢兴科技2000万元,宝塔光电2000万元,亚细陶瓷1000万元,杭瑞陶瓷1000万元……19日,通城农商银行信贷部客户经理翻开企业信贷账本,一串串数字显示出该行对县域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三赢兴科技2005年创办于深圳,是一家主营手机摄像、指纹虹模生物识别、智能影像等数码影像产品的高科技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汽车、无人机等领域。
2012年,三赢兴科技董事长刘传禄将总部从深圳迁到通城。
近几年,三赢兴科技建成20000平方米的恒温恒湿无尘净化车间和一流的光学影像实验室,还在咸宁高新区建新工业园。
年年上新项目,三赢兴科技常常遇到资金短缺瓶颈。县农商行每每及时放贷,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目前,公司现有15条COB线、10条AA生产线、18条SMT生产线、28条测试与包装线、18条指纹生产线,产能达到30亿元,稳居全国影像产品行业前三甲。
你发展,我护航,三赢兴科技的发展历程是通城农商行培育壮大县域实体经济的缩影。
湖北宏锦果蔬是通城县政府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成立于2015年,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从事水果蔬菜种植、生产、销售。
成立之初,宏锦果蔬在县农商行的支持下,通过政府产业基金担保争取400万元发展资金,用于果蔬基地建设和冷链储存和运输,并在各个乡镇建立蔬菜产销点。
由于前期市场销售渠道有限,企业发展遭遇瓶颈。去年下半年,宏锦果蔬调整发展思路,转变经营方式,拓展市场渠道,实现扭亏为盈。
今年初,通城果蔬物流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宏锦果蔬积极向农商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100万元,计划用于购进水果、干鲜,打开蔬果配送市场,发展无土基质蔬菜种植。
“公司取得新的突破,实现长远发展,得益于通城农商行的保驾护航。”公司负责人何先生说。
据统计,通城农商银行在全县设立营业网点16家,是通城县营业网点覆盖面最广、从业人员最多、金融服务产品最全的地方性商业银行。2016年、2017年,纳税总额连续两年进入全县前十位,与县内70家规模企业、400多个专业合作社、13700余家本地商户、10余万农户建立了信贷合作关系,成为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省级环保督察整改进行时】咸安关停两地下制衣厂
下一篇:
高质量发展的嘉鱼故事② 项目建设的嘉鱼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