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景 祝宝成
改革名片
试点项目: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通山县。
起止时间:2014年11月—2017年12月。
一条看不见的“线”,联通无限,演绎神奇;一个悄然而兴的“场”,方兴未艾,改写历史。
被誉为新经济“发动机”的电子商务,在通山县城乡频频“放电”,为转型发展和扶贫攻坚输入无穷动能。
3日,记者冒着38℃高温,走进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通山县,一探“线上”“线下”的骄人业绩。
“女人帮”:电商结成“娘子军”,一“网”直前“双创路”
近两年,以互联网为“红娘”,通山串起了一个“女人帮”,并一举摘得全省和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成为全省女性双创示范基地。
“女人帮”的“帮主”叫林雅倩,快人快语,小巧玲珑。
2014年,林雅倩返乡创业,在通山县城马路上看见一个大嫂带着孩子卖东西,心生涟漪:带孩子,卖东西,既卖不动,又不安全。
她立即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成立一个民间互助群,组成个大家庭,实现信息共享,有难同帮呢?
“女人帮”就这样孕育而生,通过林雅倩的努力,“女人帮”成员很快达到4000人!
人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4000多女人和他们背后的女人,该唱出什么大戏、好戏?
“女人帮”2016年6月注册公司为通山县女人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坐落在通山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主要有三大板块:创业就业、生活服务、公益帮扶。集线上线下展销、实训、服务、孵化于一体,实现信息共享,互帮互助,辅助就业,共同发展。
“女人帮”拥有线上平台和线下创业基地,所有产品产地直销。“入帮”的人实现“三零”、“四免”:“零风险、零成本、零负担”,“免费提供掌握电商微商创业技能、免费对接厂家资源、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免费提供配套服务。”林雅倩说:“卖得动的给你,卖不掉的给我。”
你发财,我发展;你赚钱,我保险。这“空手套白狼”的生意,难怪吸引者甚众。
“我是你的衣,带你领略四季的变幻……”
别以为“女人帮”“头发长,见识短”。她们要雄心勃勃大干一番,正加紧打造湖北区域品牌,撑起通山电商“半边天”。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点赞,一个信息闭塞的贫困县,把农村电子商务做得这么出色,难得!
“包坨姐”:产品一旦“触了电”,身价就是不一样
通山包坨,凡吃过它的人,无一不赞:“香!”。但丢下筷子,没有哪一个想到把这做大。
这一“包氏”食品,虽然品质上乘,却老是过不了界水岭,都几百年了。只是食物,不是食品,更不是商品。
忽然间冒出个“包坨姐”。
“包坨姐”名叫万勇,很男性化的名字。她本是宜昌人,嫁到通山后,一并爱上了通山“包坨”:“这好的食品,就不能卖出去,让更多的人分享?”
“包坨姐”在温州打过工,看到人家一颗纽扣、一根别针都能做成大产业、大市场。通山包坨怎么就不能?
通山包坨皮子以红苕为原料,馅子以牛肉、干子、笋干等为原料,做法国内独有。
“包坨姐”于2016年4月注册成立的通山九宫乡人特色食品有限公司,当时只有一台机器,每天制作量只有几百斤,现在已发展到4条生产线,每天1.3吨的规模。
“我正在联系,找网红直播包坨!”
网上直播,线上的看得见,线下的摸得着。让消费者对包坨的加工制作流程一览无遗,买得称心,吃得放心。
“沙县以前谁知道?是沙县小吃让它闻名遐迩!我也要让通山包坨叫响市场,打造全国名符其实的‘包坨小镇’、‘包坨之乡’!”
而实现这一切,底气就是电商!
产品不进入市场,就不是商品。
通山“唐老农”山茶油,也是因为“触了电”,在市场上热销。
唐老农生态粮油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国安介绍,去年公司通过10多个网销平台,销售额960万元,今年将过千万,而网销占70%以上。
网销不仅让农产品插上翅膀,更可通过数据信息,让茶油生产、压榨、价格、质量等全要素都清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天赐九宫山,稀世自然纯。好货不好货,全程都直播。你买还是不买?
“店小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上午发了20单,下午20多单正即将发出……”
大畈镇官塘村农村电子服务中心。门前“楚极鲜电子商贸有限公司”的牌子并不怎么起眼。
“店小二”名叫李子,3年前他辞掉在温州年薪15万元的好差事,回乡开办了这家电商店:阿里巴巴旗下的农村淘宝服务站。
李子其实只有高中文化,就凭自己打工时开过销鞋网店一点经验,在村里挂起第一家电商牌子。
门店一分为二: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乡。全村的代购代收,一进一出,就在这咫尺之地。
李子讲了一个“想不到”的故事。
杉木园村贫困户李扬举前年养200只鸡,鸡蛋愁销。李子通过电商平台,两年间帮他卖出鸡蛋12万枚,这简直让李扬举“完全想不到”。
“蛋不愁销,鸡就放开养!”今年他扩大到4000只。
李子还讲了一件“想不到”的事:本村一个叫袁野的90后在武汉创业,得知家乡枇杷熟了,在网上一个星期卖了30多万元!
“有了电商平台,卖出去一指间!”
李子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加入“村小二”联盟,全国有1500个,每个背后至少200个村民,全国直接消费群体就有30万。就算100个人只有3个成交,也有9000单的成交量!
“店小二”不小,“村小二”,更牛!
一个不起眼的店,一条看不见的线,能量几何级,连接无穷大。
电商呀,你让一切皆有可能!
“淘宝哥”:残缺的,也是健全的;是地方的,就是世界的
四年前,电子商务在通山人面前还是个陌生玩意。
可现在通山人言必称电商。城里淘,乡里淘;男的淘,女的淘;老的淘,少的淘;健全人淘、残疾人淘……人人“触电”,个个会“淘”。
县商务局局长祝华奕感慨,电商不仅让健全人大显身手,也为残疾人打开了新生活之门。
九宫山镇富有村陈志昂,父母双残,哥哥高位截瘫,自己也双腿行动不便,曾经摆摊设点,收效甚微,生活陷入绝境。
2014年他偶然与儿时同学电话交谈中得知电商淘宝生意,开起了“若汐靓鞋坊”网店,并小有起色。2015年他获知通山被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政府鼓励互联网创业。随即应聘加入“农村淘宝合伙人”,至今已帮村民卖出100余万元的商品,本地的柑橘、麻饼、玉米、干菜、腊肉等山货都上了网店,带动了一大批人脱贫,他自己也成为“脱贫之星”。
大数据,一张网。信息不对称时代已成过去时。
一线在手,掌握所有。地方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地方的。
业态的革命性调整,发展动能的切变转换,使后发赶超成为可能,让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