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萱
改革名片
试点项目: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咸宁
起止时间:2016年4月——2018年
诚信,是一座城市的根基、灵魂与生命。
2016年,咸宁列入第二批全国43个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之一,湖北仅4个。
这是一份殊荣,也是一种激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为了“种好”这块信用社会的“试验田”,咸宁高度重视、大胆创新、精心谋划、全面推进,多项举措走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了“咸宁经验”“咸宁样本”。
信息的云 信用的网
崇阳县港口乡塘口村的雄雨种养专业合作社里,沈俊雄正望着猪舍里的“富硒”黑猪发愁。
合作社自产自销的“富硒”黑猪在武汉卖到了39.8元/斤,市场销路好得很,沈俊雄还愁啥?
原来,合作社计划今年投入300万元进行二期建设,由于存在一部分资金缺口,沈俊雄找了多家银行想融资,但因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而搁浅。
正当他苦恼时,钱“从天上掉了下来”。
一个来自农行崇阳支行的电话主动找上沈俊雄,对方表示,有意愿为其提供资金支持,想实地来查看。
崇阳农行怎么知道这个深山里的合作社?“这是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发挥的作用。”农行工作人员说:“通过平台,我们发现了这家信用评级为B级的合作社,主动对接,最终为其提供了授信额度100万元,目前已发放贷款50万元。目前该合作社带动贫困户20户。”
工作人员口中的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是我市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一大成果。作为全省3个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之一,崇阳县在市、县两级人民银行的共同推动下,创造了率先建成信息平台、率先制订信用档案及评级规则、率先实现信息采集全覆盖、率先出台《农村信用信息管理办法》4个全省第一。
平台目前收集录入了9.27万户农户和470余户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信用信息,并于今年7月开始应用。平台对改善农村信用环境,辅助银行信贷决策,助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目前,“崇阳模式”也已在全市推广。
不仅是崇阳,在整个咸宁,信用大数据都在发挥着作用。
在咸宁高新区,101家重点企业各有一个信用二维码。扫扫二维码,企业信用评级、政府公示信息、司法信息等详细资料一目了然。
在我市自主开发的“信用咸宁”网站, 67个部门的相关信息在此汇集,同时6个县市区信用网站与信用中国相链,形成国家、省、市、县信用网站的链接网。
各个领域的信息在网络的“云端”汇集,一张开放性的全方位信用网络正在织就。
守信多助 失信“无助”
刘先生和几名股东投资几千万建了一个商厦项目,今年5月引进了一家浙江客商整体承租开发。各方条件都谈妥了,马上就要签合同了,对方却突然变卦,不愿签约。
几番询问后对方表示,在网上查询刘先生企业的信用状况时,发现公司处于异常状态。
刘先生查找原因得知,是2016年没有及时报送年报导致信用状况异常,便立刻找到咸宁市工商局信用监管分局,寻求解决办法。在工商人员的协助下,刘先生的公司迅速补报了年报,工商人员进行了实地核实,最终依法将其移出异常名录,刘先生也得以和浙江客商顺利签约。
在通山街头的电子大屏上,一批“老赖”的照片、姓名等信息等滚动播放,引来路人围观和叫好。这些“老赖”不仅在公众面前无处遁形,在交通出行、消费、贷款等方方面面都受到限制。这是全市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的惩戒手段之一。截止今年6月,全市法院通过报纸、网络、户外电子屏等渠道,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127件,120余名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
对待失信者,要让他寸步难行;对待守信者,要给他一路绿灯。
“在各类行政审批服务、评先评优等十四个方面,享受便利服务、优先办理、优先考虑……”去年底,《咸宁市关于对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实施联合激励措施的合作备忘录》出台,为纳税信用A级的纳税人大开“绿道”。
基于信用评级结果,咸宁高新区创新推出“信用租、信用批、信用游、信用评、信用贷、信用聘”,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信用体系建设,为符合信用条件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我市抓住联合信用奖惩这个“牛鼻子”,出台了联合惩戒备忘录、联合激励备忘录,18家单位出台红黑名单制度。咸宁市与苏州市签订了全国首份城市间“红黑名单”互认协议……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意识到诚信的价值和失信的代价。省“文明示范企业”,湖北爱尔木业股份有限公司区域经理朱宽来说:“诚信给我们带来很多帮助,拿着企业信用报告参与招投标中标几率更高,诚信为企业树立了更好的形象。”
诚信的好处,如今已处处看得见,未来,更会人人用得着。
信用高地 资金洼地
今年年初,产销两旺的湖北宏嘉化工有限公司面临流动资金急缺的难题。在建行嘉鱼支行客户经理的推荐下,企业负责人申请了“云税贷”,没想到整个流程操作下来,用时不到5分钟,200万元的资金就到账了。而申请“云税贷”有一道重要的门槛,就是企业良好的信用记录。
湖北宏嘉化工财务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这些小型企业贷款一趟流程走下来,少说也得要一个多月。而现在,凭借诚信纳税就能贷款,全程自助办理,真的非常地方便,也让我们更加坚定要依法诚信纳税。”
近年来,我市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信用良好的优质小微企业源源不断地注入金融活水。
“信用高地就是资金洼地,信用品牌就是发展平台。”市长王远鹤在接受采访时说。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信用建设工作,坚持组织实施农村、社区、企业和区域“四大信用工程”,信用环境不断改善。
从2002年开始,咸宁连续16年荣获“湖北省金融信用市”称号,辖内6个县市区年年荣获“全省金融信用县”;
崇阳县、咸安区被评为2017年度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区)”,其中崇阳县排名全省第一;
咸宁荣膺“2018中国企业营商环境(案例)十佳城市”榜单,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最新资料显示,我市在全国261个地级城市信用监测名次从最初的163名提升至全国第七,全省第一……
“信用高地”正在构筑, “资金洼地”效应愈加明显:
凭着良好的金融信用基础,截至2017年底,我市设立的华中地区第一家金融小镇——贺胜金融小镇已有156家基金管理机构落户,资金管理规模超过300亿,在咸缴纳税金近5000万元。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全市新签约项目391个,协议投资总额845.6亿元。
近年来,我市的银行贷款增长率、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连年名列全省前茅。
如今,“信用咸宁”已经成为咸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字招牌,招商引资的靓丽名片。金融资源的持续聚集,强力推动咸宁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丁小强赴崇阳县白霓镇和天城镇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下一篇:
党报解读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之一|高质量发展,咸宁出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