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昌炉 黄柱 通讯员 李皓
编者按
改革开放40年来,咸宁300万人民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特别是建市20年来,咸宁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各个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
今起,本报推出“咸宁十问”系列报道,充分展示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建市20年来,咸宁方方面面的发展成就,凸显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咸宁作为、咸宁精彩、咸宁贡献,激发咸宁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推动咸宁高质量发展,开启新时代咸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决策者说】
我们要坚持“依山、拥湖、面江、同城”的城市发展路径,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及其城市发展新模式。
——市委书记丁小强讲话摘录
今年10月26日,“咸宁”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
当日,2018“长安福特”环梓山湖国际超百公里极限挑战赛(“超马”)激情开跑,借助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CCTV-5)对赛事的全景直播,咸宁这座生态优美、欣欣向荣的新兴中等城市,展现在亿万观众面前。
市人民广场、咸宁大道、东外环、武咸快速通道、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贺胜金鸡小镇……“超马”赛道,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人们跟随央视直播镜头发现,昔日的南鄂小城,已然成为一座现代魅力都市,一颗长江南岸璀璨的明珠。
北上东进西展,城市空间全面优化
2018咸宁“超马”比赛,赛道长达100公里。要是在几年前,更别说20年前,咸宁不可能举办这样的赛事。
正是得力于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建设,加上主城区多条外环路开通,咸宁才具备了容纳“超马”等大型体育赛事的体量和优越的环境。
“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不仅带来了便利的交通,还建起了学校、商业街、公园、科技馆等各类公共设施,几年之间,一片片荒野变成了街区,我们这些农民一夜之间成为市民。”作为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当地居民严伟深有感触。
“变化的确很大!”在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工作的周艾兴说,示范区总规划面积约46平方公里,总投资已超过100亿元。眼下,示范区各类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更令人振奋的是,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仅仅是我市正在建设的十大城市功能区之一。
“根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我市正按照‘依大山、入大湖、抵长江、通武汉’的发展路径,大力实施武咸同城发展战略。”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李光说,在城市发展方向上,我市在坚持“北上东进西展”,全面拓展城市空间。
根据规划,我市同步推进十大城市功能区建设,即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滨湖大文化产业示范区、嫦娥湖湿地生态示范区、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咸安经济开发区、森林温泉大旅游产业示范区、金桂湖国际低碳示范区、咸嘉临江产业区、武咸协同发展区。
十大城市功能区的建设,意味着咸宁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
“我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永安城区就两条街,温泉这边就花坛到岔路口这一条街。现在的咸宁四通八达,街道宽敞,车水马龙,基础设施完善,成了一座漂漂亮亮的城市。”一位退休市领导说,改革开放以来,咸宁就像“换了人间”。
打造地标工程,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今年9月3日,对于大学毕业两年多,一直没有找到满意工作的阮泽华来说,是个特别开心、特别自豪的日子。
“特别开心是因为我在家乡咸宁找到了满意的工作;特别自豪是因为我可以在咸宁传媒大厦上班了!”阮泽华说,咸宁传媒大厦是咸宁最高的大楼,“以前,我每每经过传媒大厦,都要停下脚步仰视观赏一番,还多次在朋友圈里晒过这栋大楼的照片。”
作为咸宁的新地标,咸宁传媒大厦已成为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
咸宁传媒大厦集办公、新闻制作、大型会议等多功能于一体,是我市宣传文化事业建设重点基础工程。该建筑由市城投公司按照BT方式投资建设,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16.9米。
咸宁传媒大厦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均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新技术。如玻璃幕墙,局部采用时下最先进的动态调光玻璃,玻璃会根据天气、温度和湿度等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亮度,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该建筑曾获中国建筑类最高荣誉“鲁班奖”。
如今,远远望去,这栋蓝色的高大建筑,时尚俊美,十分宏伟。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咸宁步入高楼时代。”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咸宁高楼涌现,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表现,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的趋势。由于土地的不可再生性和用地价格的走高,城市建筑物必然要向上开拓空间。因此,咸宁按国家标准建起一批高楼,打造了一批地标工程。
“20年前,我市还没有一栋20层以上的高楼。大约在10年前,随着中央城、福星城、碧桂园等大型房企来咸宁开发地产,城区高楼不断涌现,一些住宅和商业办公楼不断刷新高度纪录。”市房产局干部高峻说。
如今,走在咸宁城区十字街口或是交通要道,随处可见高达100米的高层建筑。这些建筑形态各异,别具匠心,提升了咸宁城市的档次和品位。
据粗略统计,目前我市20层以上的高楼已达200栋以上。
补齐基础短板,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今年十一黄金周,咸宁满城桂花绽放,迎来四方游客。回咸宁过节的施文军在经过温泉中心花坛时吃了一惊。
“花坛变化好大,真气派……我还以为走错路了!”十年前,在温泉工作的施文军去了深圳,这次回家时,原以为家乡“山还是那座山,城还是那座城”,事实却是,他脑海中的画面已被彻底翻新。
施文军让女儿站在花坛的渠化岛上拍了一张照片,然后在微信朋友圈如此配文:“哈哈,家乡咸宁已有都市风味!”
的确,中心花坛以前一直是咸宁的城市地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落后了,甚至一度荒废,成了“荒园”。
2016年,市政府启动改造工程,仅用几个月时间就让中心花坛“脱胎换骨”。与改造前比较,丁字路口变为十字路口,环岛车道由2个增至4个;增设了渠化导流岛和渠化分隔带,同时提升了路口绿化景观效果,使之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中心花坛的变化也是整个咸宁城市变迁的一个缩影。
“在城市发展策略上,我们老城区以旧城更新为契机,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服务功能的同时,有序引导商业服务功能向新区转移,并以产业为主导,带动新区的建设发展。”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李光说。
咸宁建市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以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建设国际生态城市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为抓手,累计投入200多亿元,全面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与此同时,按照“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的要求,建设和完善城市绿化林带和近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完善城市绿化小游园、单位小区绿化、公共绿地、淦河沿岸绿化,推进城市主体绿化和停车场绿化,实现城区人均公园绿地11平方米以上,居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
如今,咸宁森林覆盖率高达50.2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78%。咸宁先后荣膺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已成为全国最适宜人居的城市。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咸宁市政府党组会要求聚力全年目标推进乡村振兴
下一篇:
嘉鱼新时代年轻干部成长工程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