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丽娅、通讯员 徐功频、王旦
一根1.65米长的竹蔸,先剖开拉条,然后切段浸泡,再经穿孔、抛光、干燥等多个环节后,就变成了一粒粒手指般大小的竹珠……13日,记者走进崇阳县白霓镇白霓村竹加工产业园区永富竹木珠子实业有限公司时,工人们正在加紧时间赶订单。
“这些竹珠子可以做成工艺品、服装配饰、汽车坐垫等,我们目前主要是生产枕头所用,成品专供出口。”公司负责人王义新介绍。
王义新今年49岁,2011年,他在浙江务工时看中了当地将木材加工成珠子制作工艺品的商机,便在那里潜心学习生产技术和经验,随后回乡筹钱建了一个类似的珠子加工厂。
“最初,我从浙江买回了15台二手机器,主要加工制作枫木珠子。因受环保政策制约,枫木加工量越来越小,最后只得用竹珠替代。”王义新说,没想到,竹珠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河南南阳一家专门生产出口枕头的企业,在网上看到竹珠加工的情况后,相关负责人几次前来考察。最终,双方达成合作意向,该公司将王义新的厂子定为原料生产基地,前来设点收购竹珠,每天需要10多吨,每吨出厂价可达1.5万元。
有了稳定的市场后,王义新开始逐步扩大生产规模。该村红株窝有几十个闲置的厂棚,2016年底,王义新将其中的两个棚承包过来,建成了新的生产车间。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哥哥、姐姐、侄子以及好友等也纷纷建起了竹珠加工厂。目前,生产机器达到了500台,每天生产竹子220万颗,日产值11万元以上。
“竹珠加工全程没有半点污染,而且将每根竹子都用到了极致,没有半点浪费!所以,我们村干脆成立了竹加工产业园,通过王义新厂子的龙头带动作用,引领群众增收致富。”村支书刘岱任告诉记者,白霓村竹加工产业园区企业达到了上十家,除了竹珠生产外,还引进了竹筷、竹香签等加工企业。
“以前一根1尺围的毛竹最多只能卖6元钱,如今至少可以卖到25元。”刘岱任说,竹珠加工除了拉动原竹价格上涨外,还解决了附近200多人的就业难题,加快了贫困户脱贫的步伐。
编辑:hushao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