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重整山河再出发——写在崇阳县省级贫困县退出之际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19-05-10 08:32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景 马丽娅 特约记者 胡向辉 汪佳

4月29日,崇阳县人打开手机,都惊喜地看到一条重磅消息:省政府发布关于批准阳新县等17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的通知,崇阳赫然在目。

我们“摘帽”了!

这条信息对崇阳50万名干部群众来说,太不寻常了。与贫魔抗争了几千年的他们,赶上了这个时代、见证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奋起直追,启动“崇阳战时模式”

2017年,全省党委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崇阳排名靠后,被省政府约谈。

贫困决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扶出特色、扶出质量、扶出长效,是县委一班人和全县干部孜孜以求的探索和实践。

打赢攻坚战,在于“关键的少数”,抓“关键的少数”,带“决定的多数”。

县委“另起炉灶”,成立战时“五人小组”,由一名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副主任、3名副县长组成。重组10个工作专班,抽调60余人集中办公;实行“1 4”工作机制:1天单位办公,4天驻村扶贫。一周一例会,两周一会商,一月一调度。全县实行“军令式”调度、“模板式”推进、“清单式”管理、“压茬式”督查。

县财政2014年至2018年每年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均在10亿元以上。2017年、2018年县财政共投入27330万元,远高于财政收入增量的15%等三项指标刚性要求。

因为驻村扶贫,县残联驻港口乡北山村第一书记陈迪新,把正在备战高考的儿子独自搁在家中;县公路局驻沙坪镇进口村工作队队长刘建会,身患重病却一直没时间去住院,每天只能自己注射胰岛素;县编办驻路口镇长青村工作队队员汪建刚,为帮贫困户把编织的竹篮卖出山,变身成了微商、代言人……

用县里一位干部的话说,崇阳扶贫投入完全是“砸锅卖铁”,干部是“倾巢而出”。

政府倾其所有,社会上限吸纳。通过“三个乡”等平台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扶贫。

产业覆盖到村,基地带动到户,就业增收到人。3年全县投入政府性产业发展资金2.16亿元,落实奖补3.8亿元,小农贷3.33亿元。

全县农村交通改善及基础设施“九有补短板”投入了20多亿元,获评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住房所需、教训培训、医疗健康保障、兜底政策落实,实现“全覆盖”;

贫困人口、贫困信息动态调整准确率100%;

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8.9%下降到0.02%;

今年以来,已经历了省精准脱贫暗访督查、省脱贫摘帽试评估、中央巡视组专项巡视、市脱贫考核验收等“综合体检”。

省脱贫摘帽试评估结果显示:全县“两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等各项考核指标达到较高的水平。

树立必胜信念,众志成城尽锐出战

“以前从没想过,这小小的吊瓜也能成为我们脱贫致富的法宝。”路口镇柳林村村民潘耀武感慨,如今,该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吊瓜,全村找不出半块闲置田地。

柳林村田地少,野猪猖獗,山冲叉尾农田收益很低。针对这种现状,近年来,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引导村民们大力发展吊瓜种植,一亩地纯收入4000至6000元,比种植传统作物收益翻了好几番。

扣准产业扶贫的第一颗“扣子”,崇阳立足当地实际,坚持主导产业不动摇,兼顾地域、村庄、农户特点,探索出入股分红、农旅融合、整体脱贫、捆绑发展、订单扶贫、辐射带动、龙头带动、飞地扶贫8种较为成熟的产业扶贫模式。

2017年,从港口乡石岭村走出的汪小慧、程税锋、吴理平、程志军4名大学生回到家乡,流转200多亩土地种蔬菜,开办起他们梦想中的现代化农场,并成立湖北拾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蔬菜基地年产各类无公害果蔬1000多吨,带动130多个村民就业,其中贫困户72人。

据统计,该县共建成类似特色产业基地1021个40余万亩,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比例达到80%以上,注册专业合作社824个,带动贫困户比例达到60%以上,17301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实现户户有产业、就业增收渠道。

通过产业带动,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由2014年全市排名第四转变到2017年至今的排名第一,人均年增量达到1000元以上。

为解决带动力差的问题,他们把“农旅加法”变成“扶贫乘法”。

修好高质量农村路网,将三特浪口温泉、龙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大泉洞景区、柃蜜小镇等15个旅游景点,铜钟乡坳上村、白霓镇大市村、天城镇茅井村等25个美丽乡村,青山万亩茶叶基地、洪下万亩楠竹基地、坤旺农业综合开发基地等33个大型基地连成一体,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带动扶贫。

“湾子夜话”成为扶贫佳话。全县县级领导、县直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县直单位帮扶干部、乡镇驻村干部、村干部整体联动,深入187个行政村、1862个组湾,多轮次开展 “话政策、话发展、话民生、话和谐”为内容的“湾子夜话”活动,共解决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民生工程、综治维稳各个领域问题3771个,增强投入的普惠性,提高基础设施均衡化水平,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可度大幅提升。“湾子夜话”已成为崇阳县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片。

“扶贫车间”注入扶贫新动力。针对“无产业、无技能、无出路”的农村空闲贫困劳动力,探索“村头建厂、村头培训、村头就业、村头赚钱”的就业扶贫模式。2018年,中健、稳健、崇高科工、银丰等数十家企业,利用集体闲置土地、农房、村办公楼等创办扶贫车间或加工点,在全县建成扶贫车间42个,安排就业2200余人。

柃蜜小镇尚禾集团董事长沈亚明告诉记者,仅他们公司就吸纳贫困人口就业123人,平均月薪2450元以上。

村党支部书记陈明远的语气带着一份“庄严”:“我敢肯定,畈上村已没有了一个贫困户!” 

跑出接力一棒,以乡村振兴带动后脱贫时代

“摘帽”了,是不是该松下劲、歇口气了?

崇阳的作法是,不。

记者在县扶贫办看到,干部甚至“更忙了”。

县委书记杭莺提出“八个不变”:领导机构不变、工作机制不变、干部帮扶不变、政策保障不变、群众工作机制不变、资金投入不变……

贫困是千年的欠账,不可能一笔勾销,一劳永逸。

既避免陷入“福利陷阱”,失去内生动力;又防止“悬崖效应”,产生新的“均患”。

针对脱贫工作中出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他们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原班人马,挥旌再征,向新一轮深化扶贫、深度扶贫全线出击!

推出“五大工程”,祭出一套巩固提升的“组合拳”:

政策保障巩固工程:让“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地落实落细;

产业振兴提升工程:以产业纽带拉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

基础设施完善工程: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一体化发展;

长效机制优化工程:激发内生动力,建立防贫返贫机制;

党建设引领红色工程:打造脱贫奔小康的红色引擎和永续动能……

在崇阳人心目中,脱贫攻坚的后半篇文章、新一张蓝图更壮更美!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丁小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
下一篇: 王远鹤在崇阳调研要求聚焦突出问题巩固脱贫成果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