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嘉 何伟 通讯员 童明金 葛七甫
他很贫穷。父母早逝,独自抚养患脑瘫的女儿十七年如一日,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衣服,因付不起工资,半年时间不得不换了8个保姆;
他很富有。驻村一年多时间,先后引进资金800多万元,创办4个集体企业,建起7个种养基地,新建15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让贫困村出列、174户贫困户脱贫。
他,就是通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北港镇大界村第一书记黎逢林。
2018年3月,时任通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的他,被选派为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组长,一年多时间,他将心血和汗水洒遍了大界的山山水水。
困难群众的服务员
北港镇大界村是一个省级口子村,也是全县42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有386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00户667人。
在黎逢林的民情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贫困户信息。他的电话号码在大界村家喻户晓,一有事情,他第一个赶到。
去年5月,一场倾盆大雨,灌满了大界村的沟沟壑壑。
4组贫困户胡香梅家地势低洼,眼看房子就要进水,胡香梅想起驻村的黎书记留下的电话号码,试着拨了过去。
接到求救电话,黎逢林开车赶来,拿起锄头冒雨开挖沟渠,把倒灌的洪水引开。
“要不是黎书记,后果不堪设想。”谈到那天的险情,胡香梅心有余悸。事后,黎逢林又筹措3500元,购买排水管道,请来人工和挖机帮助她家新挖一条排水管道。
11组贫困户卢华会的妻子是一名重度肢体残疾人,女儿是精神病患者,一家收入全靠在外打工的儿子,生活捉襟见肘。
去年,村里安排卢华会从事村级道路保洁员,一年8000元工资,空闲时到村里七彩椒基地打零工,一天150元工资,一年收入过2万元。这些收入卢华会以前想都没有想过。
大界村村民卢德明12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次年母亲也改嫁,卢德明与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2018年,卢德明凭着勤奋刻苦考取了湖北理工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昂贵的学费难倒了一家人。
黎逢林了解到在大界村还有很多像卢德明一样的贫困学子,组织7家爱心企业对接7名贫困大学生,每年资助4000元以上,直至大学毕业。卢德明就是其中一位。
“关键时刻,黎书记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说起黎逢林的善举,卢德明的爷爷卢进才老泪纵横。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积淀多少真情。黎逢林用真情帮扶困难群众,不愧是大界村困难群众的知心人。
脱贫致富的帮扶人
“黎书记是真扶贫、扶真贫!按照有关规定,帮扶干部驻村是5天4夜,他是7天5夜。”原村支部书记胡仁胜说。
大界村从产业扶贫到人居环境整治,从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到乡风文明建设,黎逢林功不可没。
走进大界村园满春土鸽养殖基地,鸽舍干净整洁,几千只鸽子正在欢快进食。
“去年第一批购买种鸽4000对,产值150万元,纯利润40万元,今年又准备扩大规模”。负责人吴卫龙说。大界村以产业扶贫资金入股50万元,基地每年向村集体和贫困户共分红5万元。
在大界村,像园满春土鸽养殖基地这样的种养殖基地共有5家,惠及贫困户137户。
近两年,黎逢林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立足本村实际,大力发展土鸽、油茶、中药材、蔬菜等村集体产业。
以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建立完善“村委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带动模式,先后成立了通城县三公庙种养植专业合作社、通城县绿满园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通城县断峰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蔬菜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
大界村4组贫困户李雪斌,年过八旬,依靠林地优势,种植花生、蔬菜等农副产品。
“往年都是自给自足,自从加入到通城县绿满园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后,当年销售农副产品8000余元。”李雪斌说。
自成立以来,这几家专业合作社共收购、销售本村65户村民和邻乡邻村纯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25万元,实现村集体增收7万余元。
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6月27日,记者来到大界村委会,只见黎逢林衣着朴素,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上淌着汗水。
在大界村,村民看到的总是热心快肠的黎逢林。很少有人知道他早已离异,独自抚养一个患有脑瘫的女儿。
“他女儿3岁时由于误诊误治导致脑瘫,至今20岁还停留在1-2岁时的智力,生活不能自理……”村干部对记者如是说。
一边是任务艰巨的扶贫工作,另一边是无人照管的患病女儿,黎逢林义无反顾地将扶贫工作放在首位。
月工资4000余元的黎逢林托人请来保姆照顾女儿,每月支付2200元保姆费用后所剩无几。黎逢林却说,“我家虽不宽裕,但在大界村,有3860多位村民的认可,我是最‘富裕’的人!”
正是这位最“富裕”的人多方奔走,为大界村争取到了大界村楠木河河道治理项目。340万元项目资金,近2000米的楠木河河畅、路通、水美。
项目工程竣工当天,70岁的老党员胡仁胜拉着黎逢林的手,感激地说:“黎书记,谢谢你为我们村做了一件好事!”
大界村历来重视婚丧嫁娶的操办,近年来,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风愈演愈烈。
正是这位最“富裕”的人和村“两委”共同制订了村规民约,建立了大界村红白理事会。
一方面,用好村规民约,革除陋习,化解矛盾;另一方面,实施“传家训、育家风、立家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美德,弘扬正气。
村民胡亮保想在城里给儿子操办婚宴,黎逢林得知后上门劝说:“在理事会办喜事乡里乡亲都能帮衬,在城里铺张浪费不说,大家还要坐车劳顿,何必讲那个排场。”
一席话让胡亮保如梦初醒,儿子的婚礼办得简约而红火。“仅一桌酒席就比在酒店节约了200块钱,还是在理事会办喜事好。”胡亮保说。
正是这位最“富裕”的人把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作为重点工作,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以国道G353沿线、河流沿线、村庄沿线为重点,扎实开展“村庄人居环境百日攻坚行动”,对村庄进行清、拆、改、种、建,清理垃圾、渣土1000余吨,植树绿化2600棵。
如今的大界村,荒山披绿,河水变清,乡村整洁,乡风文明,一个美丽宜居的幸福新村跃然眼前。
编辑:he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