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景 通讯员 陈雄
先看两个“看似平常”的活动。
7月17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经信局、工商联举办了“进企业、送服务、解难题”执法服务民企对话暨企业环保业务培训。翌日,在咸宁高新区湖北惠生药业有限公司又启动支持企业绿色发展驻点执法服务活动。
两个活动,看似平常却不凡。
不平常在于“两个点”。
用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杨龙文的话说,一是找环保和发展的平衡点,二是找执法和服务的着力点,靠“两点”降低成本、提升质效。
重心点靠前,服务点下沉,
打好“提前量”——
曾几何时,职能部门“坐店经营”的思维,总有刹不住的惯性。而执法主体和对象之间“猫鼠游击”的游戏,使执法成本和执法质效大打折扣。
机构改革后的生态环境部门,如何转变执法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提升工作效能?
市生态环境局用两个活动“打入楔子”:将27家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隐形冠军示范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和21家大型企业、重点企业作为首批服务对象,重点解决环境执法过程中“不会查、不到位、不规范”和部分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不落实的问题。
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市生态环境局发现许多企业对环保手续办理程序不熟悉、对重要的环保管理要求不知晓,导致环保工作滞后。
为此,该局制定出台了《“进企业、送服务、解难题”执法服务活动方案》和《支持企业绿色发展驻点执法服务活动方案》。
两个方案的共同点,都是将主动服务、靠前服务,重心下移。他们组织环境执法人员深入各企业走访,了解企业环保手续办理情况及企业环境管理状况,告知其相关手续办理程序,为其解读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标准,帮企业培训相关环境管理人员,让企业知标准、明规范,避免发生违法行为,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市首家上市企业湖北瀛通电子环保负责人说:“这两个活动,使我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有了全面了解,企业也会自觉依法生产经营,避风险,降成本”。
赤壁市一造纸企业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废水直接外排。环境执法人员多次主动“提前”上门,为企业讲解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告知其废水直接外排的危害性,并指导其整改。
处罚当初,企业负责人不理解,认为是“历史遗留问题”,后来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主动缴纳罚款,并实施整改,废水实现了全部收集处理。
工作前移,重心下沉,不仅可使企业规避“违法成本”,也大大降低了“执法成本”。
疑难杂症,会诊下药,
引入“第三方”——
打铁还得自身硬。
对企业环境问题“查不清、查不准、查不深”的问题,如何解决?
在加强环境执法人员培训“充电补钙”外,该局在全省率先以“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聘请了第三方环保公司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参与支持企业绿色发展驻点执法服务活动。
第三方团队一般进驻企业2~3天,帮助企业全面查找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并编写现场检查报告书,提出整改建议,指导制定整改方案。
咸安区一企业烟气多次出现超标排放。为帮其查清超标原因,该局聘请武汉华咨同惠科技有限公司环保专家团队进厂检查。
查清原因后,随即向企业反馈《环保问题调查报告》,督促企业对症整改。
而有了这“白纸黑字”的本本,执法人员又可“直奔问题点位”,对照检查。
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李林刚认为,生态环境执法的最高境界是互促双赢,共降成本。
部门规范执法行为,不随意要求企业紧急停产、停工。
湖北景源生物科技负责人说,现在真正感觉生态环境部门与我们企业“是一家人”了。
踩准红线,守住底线,
念好“紧箍咒”——
服务是不是“好人主义”,“和稀泥”作派?
当然不是。
法律红线,对任何企业无二。
今年6月初,他们在检查中发现市内一家养殖企业,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私设暗管排放污染物,便组织力量,及时坚决依法予以查处。
对执法服务过程中查找出的一般性环境问题,他们督促企业在规定时限内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进展缓慢的,采取行政处罚、停产整治、工作约谈等行政措施,依法依规督促企业整改到位,让企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会同企业查找超标原因,解决问题,不以罚代管。
执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都是让企业自觉树立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主动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内涵发展新路子。
这就是,不管哪个企业,不论怎样的发展,都要“穿新鞋,走绿道”;“重环保,走正道”。
编辑:he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