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通城篇② 通城:产业成了“聚宝盆”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19-08-13 08:57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新 李嘉 通讯员 胡朝霞

一季度,通城县新建投产和技改项目考评成绩排名全市第一;

二季度,通城县技改项目考评以满分的成绩排名全市第一;

上半年,通城县工业投资增速35.9%,位居全市第一。

产业竞争如同一场大考。3个“第一”,交出了通城产业发展的漂亮答卷。

3个“第一”的背后,凝聚着通城县委县政府深化“三抓一优”、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的心血和汗水。

“工业牙齿”产品:在1平方厘米的乳胶纸上,平整植放5000颗金刚砂

“5000目干磨砂纸是一种超硬超细材料,有‘工业牙齿’之称。”

2日,在湖北丰普研磨科技有限公司精磨车间,董事长黎俊文用显微镜仔细观察干磨砂纸半成品,“每一颗砂子都要平平整整地植好,否则就会对材料造成严重的损坏。”

所谓5000目干磨砂纸,就是每平方厘米的乳胶纸上,平整植放5000颗金刚砂,广泛应用于3C电子、汽车漆面修复、珠宝工艺品生产加工,以及精密仪器、金属、复合材料的抛光和研磨。

“这是一种高档涂附磨具产品,能够研发5000目干磨砂纸产品的企业,全球只有5家。”黎俊文自豪地说。

丰普研磨是通城涂附磨具产业一家骨干企业,建厂20多年来,一直从事研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并出口欧洲、东南亚、拉美等地。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额1.5亿元,同比增长27%。

“专心做产品,就不惧风雨。”近几年,丰普研磨以“再造丰普”为目标,将初级研磨产品全部放弃,专注中高端产品,研发出100多种新型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每张5000目干磨砂纸价格在1元以上,是普通砂纸的10倍。

涂附磨具产业是通城传统的支柱产业,也是湖北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有15家,产业规模亚洲第一。但由于技术更新慢,中低端产品比重多,近几年,涂附磨具产品销售额连续下滑。

“传统产业如何浴火重生?”县委、县政府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程。

一方面,坚决地“退”,淘汰落后产能工艺,玉立集团、丰普研磨等骨干企业放弃10亿产值的初级产品。

另一方面,大胆地“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动涂附磨具产业与高科技嫁接、与互联网联动,新上切割片、无纺布、高档研磨布、光伏发电等项目。

进退之间,涂附磨具产业品牌质量、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去年,产值突破25亿元,同比增长6.8%,扭转多年下滑态势。

“百级无尘”车间:每立方米区域的尘埃少于100颗,比钟表仪器标准高出10倍以上

穿上鞋套,进入车间外廊;脱掉外衣和鞋子,进入恒温的衣帽区;再穿上统一的工作服,戴上手套、帽子、口罩,进入工作区……

2日上午8时,在三赢兴电子科技公司,员工们井然有序地进入生产车间。总经理何其三向记者介绍车间工艺流程时说,“不让外面的尘埃带到车间里面,连里面的空气都要过滤四次呢”。

这个面积达11000多平方米的大车间,全名为“百级层流型超净化中央空调生产车间”,车间每立方米的区域,直径大于0.5微米的尘埃少于100颗。而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数字在百万以上,就是医疗、钟表等精密仪器生产车间,其标准也是1000颗以上。

“车间按照全球顶级标准设计,一尘不染,可以保障镜片芯片的精密度。”何其三说,去年11月,三赢兴科技成为华为的一级供应商,每月需提供1000万台高端摄像设备,为此,投入2.5亿元再次对生产工艺升级改造。

2005年创办于深圳的三赢兴科技,是一家主营手机摄像、指纹虹膜生物识别、智能影像等数码影像产品的高科技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汽车、无人机等领域。

2013年元月,在通城县回归工程感召下,三赢兴科技将总部从深圳迁到通城,建成20000平方米的恒温恒湿无尘净化车间和一流的光学影像实验室。成为光电摄像模组数字化车间的两家国家标准制定企业之一。

2018年元月,三赢兴科技咸宁高新区工业园投产运营,公司共拥有COB线、AA生产线、SMT生产线等89条,产能达到30亿元,稳居全国影像产品行业前三甲。

今年下半年,三赢兴科技印度工业园将投产运营,通城二期工程启动……

三赢兴科技是通城县电子信息基础材料产业骨干企业之一。这个起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新兴产业,近几年进入高速成长期,全县已有平安电工、瀛通通讯、三赢兴科技等25家规模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

“电子信息基础材料产业的高速成长,得益于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的深入实施。”副县长项小斌介绍,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推进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抓招商引资,抓园区建设,抓成长工程培植,抓生产要素协调,抓经济环境建设,不断增强新兴产业发展动力。

“九蒸九晒”工艺:让10元一公斤的黄精药材,价格飙升到1000元以上

“新鲜黄精按公斤卖,深加工后成液态,论克卖呢。”

1日,在湖北润康药姑山中药有限公司立体化仓库,董事长李光明一面指挥员工调试药材生产线,一面讲述黄精深加工工艺。“经过‘九蒸九晒’,然后在零下25度的低温下磨成液态,10元一公斤的黄精药材,价格飙升到1000元以上。”

这座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立体化仓库,总投资2.4亿元,拥有查实类、根茎类和花粉类3条生产线,今年11月将正式投产,年产值可达5亿元以上,税收逾亿元。

黄精位列“隽六味”中药材之首,在通城野生分布广、人工种植多。它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功效,是自古服食之重要补药,在一千多年前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就有“蒸、晒”九制的记载。

“润康药业借鉴古人制药思想,采用现代制药工业的先进工艺,生产出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高科技产品。”李光明介绍,公司与湖北中医药大学达成战略合作,依托通城的中医药资源和医药营销网络资源,打造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民营企业。

在通城经济开发区中医药产业园,像润康药业这样的规模以上企业共有8家,还有多个招商项目已经签约,即将入园。

近几年,通城县委县政府抢抓“健康中国”建设机遇,立足“江南药库”丰富的资源,深入实施“中药振兴”战略,着力培育发展中医药产业,坚持药材、药品、药市、药膳、药养“五药”并举,打造集药材种植、研发、加工、销售、文化、旅游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条。

目前,全县新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9.5万亩,引进中医药企业13家,医药总部经济实现营销额20多亿元。

“如果涂附磨具是传统产业、电子信息是新兴产业的代表,那么中医药则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共同支撑通城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项小斌说。


编辑:hefan

上一篇: 乡村变成“香村” 崇阳县一条路带活一方经济
下一篇: 咸安银泉名座小区“红色驿站” 让小区共建共享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