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景 江世栋 特约记者 胡剑芳 李星 通讯员 徐元红
站在咸宁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极目远眺,波光云影,颉颃生动。借助望远镜或在鸟类远程监测平台观看,那更是一番秋水长天、万鸟翔集的壮景。
鸟去了,鸟来了。
近3年,这里的鸟一年比一年多,最多时达3万只以上,而不少是国字号保护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从1只增加到4只。
楚地多大泽,鸿雁不胜罗;莲菱连十里,鱼虾千船拖。
作为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线,向阳湖湖清水碧,百草丰茂,曾经是鸟的天堂。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属古云梦泽的一角,公园总面积5952公顷(近9万亩),这也是全国重点非遗保护单位所在地。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围湖造田,围网养殖,投肥养鱼,过度开发。两湖(西凉湖,斧头湖)围网养殖一度达5万余亩,加上区乡工业园区兴起,废水排放不达标,水质下降,植被变小,生态陷入危机。曾经南来北往的鸟儿,失去栖身之所,几乎没了踪影。
鸟是用行为说话的动物。特别是濒危动物,对生态最为敏感。
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让长江岸线大市咸宁重焕生机。
作为长江大保护的生态修复带,咸安区近年来推出“一拆、二建、三保护”措施,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该区壮士断腕般的拆除了水上围网养殖近6万亩,今年又在大湖洲退池还湖6000亩。根据规划区内地形、水文、景观及生态特征和资源分布状况,将湿地公园划分为生态保育区、宣教展示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 。特聘16名巡湖员配合湿地执法人员保护水体,对开发区企业污水进行管网收集,建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三八河,确保河水达标流入斧头湖。
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鸟类。新成立的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最重要的事就是让鸟回归家园,打造“镇园之宝”。
他们建成了北岭等3个360度候鸟监测站。重拳打击天网捕鸟、打鸟、电鸟,毒鱼、电鱼等非法行为,种植龙舌草、睡莲、芦苇等各类净化水植物,恢复大湖洲、泉湖、北岭等野藕滩6000余亩。
咸安区还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向阳湖湿地宣教馆,作为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对外开放,同时开展各类湿地宣传活动进校园,形成生态教育从娃娃抓起,倡导全民爱鸟护鸟的氛围。
鸟儿的啁啾,鱼儿的恋语,水草的私话。如今,来向阳湖湿地越冬的鸟类已有189种,有白琵鹭、灰鹤、赤麻鸭、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
水木清华,向阳而生。长江大保护,鸟儿回了家。咸宁向阳湖湿地,已然是人的乐园,鸟的天堂。
香城泉都,温馨咸宁。中部绿心的鄂南,阅历着生态变迁的沧桑轮回。
编辑:hefan
上一篇:
咸宁市实施气象科普助力精准扶贫工程护航脱贫路
下一篇:
【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 赤壁:破解难题惠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