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煮”出来的云咸情 —— 咸宁“玉滒”和她的云南亲人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0-03-26 08:27

“我作的词哦玉滒,还是我和小莫唱的。”

24日上午11时27分,咸宁维也纳国际酒店总经理陈芬玉手机里,收到云南援咸医疗队队员赵力发来的微信信息。

点开一看,是云南医疗队员离开咸宁前夕创作的MV《永生难忘》。

看完后,被云南医疗队队员们喊作“玉滒”的陈芬玉眼眶又忍不住湿了,相处55天的情景一一浮现眼前。

自22日云南医疗队凯旋,已经过去两天,陈芬玉的心,一直空落落的,亲人离去的不舍和失落,侵彻肺腑。

77张卡片里的思念

住在酒店的77名云南医疗队队员们离开时,背包里都放着一张卡片。

卡片正面印着“此房将以您的名字冠名。吾等终身感恩!您将终生享受免费居住权”,以及他们的名字、房号,背后,是玉滒写给白衣天使们的一封信。

“感谢你们为这个城市,感谢你们在最关键的时刻站出来,成为最美的逆行者……待到春暖花开时,欢迎你们再回来看看这个,我们曾一起守候的城市。”

这张卡片,是玉滒送给云南医疗队队员的离别礼物,大到封面名字、小到卡片颜色,都是她自己设计的。

她将对朋友的不舍,化作信里的词真意切;她将对恩人的感激,化为以你之名冠我房间的决定;她将对亲人的思念,化作“终身免费居住”的邀约。

卡片一式两份,云南医疗队队员临走前一天,玉滒将卡片送给他们, 收到77句队员们写在卡片上的祝福:

“来时,我们肩负使命,不计生死千里驰援;归去,我们心怀感动,同袍相送山河相伴!玉滒,还有酒店的各位小伙伴,这次一起拼过命的交情,我一定铭记!”

“春暖花开疫终平,此生无悔来咸宁!”

……

这两天,想云南亲人想得难受,玉滒经常拿着卡片一张张的翻看。

一碗牛汤锅里的深情

云南医疗队第一批队员是1月27日到达咸宁的。玉滒清晰的记得他们入住酒店的情景:一排排行李箱,一件件物资,一组组印着中国卫生应急字样的背包……

帮队员们整理行李时,玉滒发现行李里有成人纸尿裤,压缩饼干,微波炉。

“那时,我就立志不会让他们用上那些方便食品。”玉滒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了给队员们加料,她绞尽脑汁挖空心思:热干面、嘉鱼的鱼丸、通山的包坨……咸宁的美食一一安排上。在“一物难求”的时候,她硬是跑了几次乡下,找到龙虾,从油焖到蒜蓉,一样都没少,队员们尝着这份湖北美食,也把它当作了“家乡”的味道。

听说队员们特别想念云南牛汤锅,玉滒开始想办法。

彼时,咸宁疫情严峻,到处都买不到新鲜牛肉。她发朋友圈求助,打电话打听,后来通山一养殖户表示自家有牛,而且有通行证,玉滒告诉他赶紧送头牛来。可没想到对方的通行证只能在县里通行,被卡在高速路口,玉滒赶紧向指挥部以及各部门求助,终于在下午4点收到了牛肉。

一边协调牛肉,玉滒还一边奔波寻找牛汤锅关键材料小米辣和薄荷。材料备齐后,结合网上查找的资料和向队员们请教的注意事项,玉滒开始动手。

将牛肉、牛杂、牛头混着一起熬煮,一锅牛汤,整整熬了一晚上。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焙制胡辣椒,呛到涕泪齐流,玉滒依然和厨师奋战在厨房。当天下午,劳累的队员们从医院回到住处,喝着牛汤锅,激动得泪水掉下来:“这是我们云南的味”。

此后,隔段时间,玉滒就要学个云南菜,为队员们鼓劲:辣子鸡、凉拌香椿、麻辣洋芋、老奶洋芋……一样样的云南味,一份份的云咸情,玉滒用美食,烹煮着云南和咸宁的情谊。

8声喇叭里的不舍

22日,云南队员们要走了。当天,玉滒起了个大早,在酒店门口和每个队员告别。

看到他们哭,玉滒边笑着说“不要哭,又不是再也不见了”,边忍不住湿了眼眶。

(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

队员们去广场参加欢送仪式了,玉滒和员工们一起,在酒店门口排了个送别方阵,边看直播边等待。

近了、近了!看到在交警护卫下,行驶过来的大巴车,玉滒和员工们激动地把手举起来。

滴……喇叭响起、车速减慢、队员们站起身,比心、挥手……玉滒忍了很久的眼泪,留了下来。

滴……滴……滴……8辆大巴车,经过酒店时,都响起喇叭、减慢速度,玉滒知道,这是云南亲人们在和他们道别。

怎能不舍?队员们还记得:1月27日,酒店的服务员很多都放假了,玉滒把许多老员工喊了回来,有些活甚至亲自上手。那天100多名医疗队员来到酒店后,吃上了热饭,也住上了干净的房间。

怎会不舍?队员们不能忘:当时咸宁还有些冷,不能开中央空调,玉滒就给每一个房间配电热毯;看到队员们手都裂开了,玉滒发动全城捐护手霜,为了拿回酒店独自一人来回奔跑在空旷的街道中五小时;元宵节,玉滒给大家送鲜花、送汤圆、送惊喜;给队员们过集体生日,送上生日长寿面。

留在云南医疗队博物馆里的回忆

在维也纳酒店一楼的电梯口,有一个愿望墙,“我想吃菠萝饭”“我想吃烧饵块”“我想吃过桥米线”……一个个小小的便签,代表队员们战胜疫情的憧憬,这是玉滒的创意,队员们写下愿望,玉滒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实现。

“队员们就是怕麻烦我,故意在写愿望时不提具体要求。”玉滒说,其实开始向云南队员们请教做云南菜时,他们并不愿意教她。

“她们怕麻烦我们,总是说已经吃得很好,住得很舒服了。”玉滒告诉队员们,学习做云南菜,不只是为了他们,也是为了酒店以后能增加特色,队员们才答应。

22日下午,队员们一下飞机,就给玉滒报平安,他们还要住进酒店隔离14天;23日,有队员告诉她,一觉醒来,以为还在维也纳酒店;还有队员说“这里吃得住得都没你那里习惯”。

听着这些,玉滒又哭了,“这几天,我的泪点不知道怎么这么低,我可是玉滒,几十年都没哭过的。”

为了以后和云南亲人们更好地来往,玉滒一直有个计划,等疫情结束,要在咸宁开一个云南餐厅,让云南亲人们在咸宁真正意义上有一个家。

玉滒的计划还不止这个,在医疗队员入住酒店期间,她就开始搜集写有捐赠名称的云南捐赠物品的纸箱,云南医疗队队员的袖标、云南医疗队队旗、云南医疗队员的签名、云南医疗队队员离开时留下的小纸条、水、消毒液、酒精……只要和云南医疗队员有关,能够留下的,她一个都不放过。

玉滒说,要在咸宁建一个和云南医疗队员有关的小型“博物馆”。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敏 见博)


编辑:hefan

上一篇: 咸宁中院出台《意见》 为复工复产提供司法保障
下一篇: 咸宁:复工复产不畏难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