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能人返乡兴农记 —— 咸安官埠桥镇见闻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2-02-11 09:04

“在去年底结束的换届选举中,我镇11个村,新当选的村支书、主任有8位,全是返乡能人。”日前,咸安区官埠桥镇党委书记张文彬说。

“为何动作如此之大?”记者好奇。

“因为返乡能人见识广、能力强,工作搞得好啊!”张文彬脱口回答。

当天,记者采访了该镇三位返乡能人,见证了一段“企业家治村”的故事。

“我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应该回来做点事!”

西服熨得笔挺,皮鞋却沾满泥巴……记者见到张公庙村党总支书记余道华时,他刚从项目征地拆迁现场赶回。

这并不是记者脑海中“标准”的村干部形象,倒像标准“生意人”。

做生意,余道华是成功的。1993年,30岁的他到一家制衣厂当厂长。企业改制后,他买下厂子,自己当老板。随着产业的扩展,他“头衔”越来越多:咸宁市华欣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通山太阳溪漂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北华仕欣防护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连续三届当选咸宁市人大代表……

2018年4月,官埠桥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上门,请他参加村换届选举。那时的张公庙村,村集体负债严重,村民人心涣散……

“我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应该回来做点事!”当年10月,余道华将生意交由儿子打理,毅然回村。当选村支书后,大到项目协调,小至邻里纠纷,生活“一地鸡毛”。

张公庙村地处官埠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核心区域,从2005年修建桂乡大道以来,先后有几十个项目进入村辖区,陆陆续续在村征地15000余亩,涉及29个组500多户村民需整体搬迁。在这些项目建设的背后,余道华忙碌着,奔波着,十分有耐心。

“个人富了不算本事,群众都富了才算有能耐。”余道华说。这几年,他带领村两委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将集体资产出租等方式,村级收入年增50多万元;借助打造美丽乡村的契机,对村内道路进行修整;通过自己的企业,安置80多位村民就业。

致富思源。他把群众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关注弱势群体,热心扶贫帮困。先后资助多名困难学生上大学;出资近8万元帮一残疾人家庭建房、就医、创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仅全身心扑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还向村、镇、区捐赠了价值近百万元的物资……

短短3年多,一个充满活力的张公庙村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退役了,我还是个兵!”

一进官埠村,只见笔直宽敞的柏油路望不到头,一座座典雅漂亮的农家小楼集中连片,苗木基地绿树成行,蔬菜大棚瓜果飘香……一切都在展示着这里的富足与安康。

“退役了,我还是个兵!军人作风对我做农村工作帮助巨大。”43岁的村党总支书记徐勇说。

有一种成就源自坚韧。在徐勇的身上,记者明显体会出了这种军人特质。 

上世纪90年代,徐勇退役后曾到广东东莞谋生,摆过地摊、做过销售、经营过餐馆,2009年回到官埠桥镇经商,建起全镇第一个商品房小区。

2012年,官埠村的发展遇到瓶颈,重选带头人至关重要。在家乡的召唤下,徐勇毅然放下生意,回到村里被选为村主任,2014年又高票当选为村支书。

从此,他再也没时间“生财”了。为了熟悉村里情况,他白天一个个村湾走访,晚上一遍遍反复构思,像绘军事作战图一样,清晰勾勒出“官埠村十区两街三基地”的发展规划图。

蓝图绘就,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这些年,他多方筹集3000多万元,新建村集贸市场、休闲广场、拓宽刷黑主干道,引导和支持青年创业,资助困难学子,并组建村志愿队服务百姓,解决6个村组的饮水难问题。

2015年,他利用自身信息优势,招引创业人士在该村流转500余亩土地,打造农旅田园综合体。

昔日脏乱繁杂的官埠村,变身文化旅游、省级“生态宜居村庄”,外出村民纷纷返乡。以前,全村80%的人外出务工;如今,90%的人选择留家。

徐勇还将8位创业有能耐的年轻人“召回”村,担任组长。八组叶宏春原在外承包工程,后回村任组长,流转200多亩土地,带领村民种植凌霄花、樱桃。

八组村民叶勇回村成立咸宁光谱生态农业公司,打造一个集采摘、种养殖、休闲垂钓、农家乐为一体的“瑰丽山庄”。

如今,该村1000余亩荒山荒田被利用起来,每年为群众发放30多万元租金,发放工资超百万元。

“回来的时候,就没想着自己赚钱!”

烂泥地成香饽饽,位于淦河出斧头湖之要津的雨坛垴村,这两年变了。

以前,这里因属岗地及山丘湖汊相结合地形,有雨洼涝,无雨滩旱,发展农业十分困难。随着渔业和打工大潮的兴起,村里人纷纷“弃农”而去。

2018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劝说”下,在外创业人士李雪伟、陈艳焰回乡分别担任村支书、村委会副主任。

“当时,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一到下雨,我的奔驰就陷进泥坑里。回村三个月不到,跑坏5个轮胎。”陈艳焰回忆。

他们没有退缩。三年来,他们为村里修路四处奔走。最终,两条总长7.3公里的“四好”农村路、两条近3公里的组级公路,给村庄带来巨变。

陈艳焰还牵头成立咸宁市家馨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1000多亩荒废土地,对土地进行整体整治改造,打造农业示范基地。

在基地里,记者看到,300多亩高标准农田实现水稻和油菜轮作;200多亩精养鱼池里,水肥鱼跳;100多亩果园里,栽满蜂糖李、广西果冻橙、沃柑等特色精品水果;还有香莲基地、龙虾基地、无刺花椒基地……

更让人吃惊的是,曾经的烂泥地,竟能在线上“赚钱”——游客每年只需花两三百块钱,就能在基地认购一小块土地,种上想种的果蔬或粮食,然后通过手机“云监控”它们的长势。

6名年轻人受合作社吸引也回村了,新观念、新技术、新思想在家乡的土地上碰撞,全机械化耕种、无人机飞防、高效节能喷灌、水肥一体蓄水池……全新的耕作理念,带领雨坛垴村人从会种地走向“慧”种地。去年村“两委”换届,陈艳焰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有了基地的示范,接下来,我们一个组一个组试点,再将各个点连接起来,就能形成沿斧头湖产业经济带。”陈艳焰目标明确,踌躇满志。

为了这个目标,他不惜停掉自己在外的所有生意,一门心思扎进村里,每个月仅领3000多元钱工资,连车子“烧油”都不够。

“回来的时候,我就没想着自己赚钱!”陈艳焰对记者说。 

记者手记:

村干部开着豪车去种地,在官埠桥镇,并不少见。

官埠桥是咸安经济强镇,项目多,农村富,近年更是抢抓机遇,大力择商选资,促进优质项目建设,造就了一批民营企业家。

正如徐勇所言,“在官埠当村干部,没点特长当不下去;个人没能力,在村里也镇不住人。”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以今年当选的8位新村官为代表的村干部们,一别过去在企业“呼风唤雨”的生活,耐住性子沉下心,牢记党员的职责初衷,活学活用企业经营理念,带领乡亲们走上新农村发展之路。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干部。这些返乡村官背后,都有一个镇干部“三顾茅庐”的故事。按镇党委书记张文彬的说法,是“广纳贤才,大浪淘沙”,将走出去的能人引回村里,不仅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还提供了充裕的资本支持。

千里良驹伯乐识,不拘一格选人才。这种担当,值得点赞。(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饶敏 马丽娅 唐继锋 特约记者 胡剑芳)


编辑:何凡

上一篇: 崇阳IT青年返乡做电商 让更多家乡农产品“e”路畅销
下一篇: 杨军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让惠企惠民政策转化为改革发展红利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