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在我市“蟾宫折桂”大学生认养古桂花树活动中,31名准大学生和集体代表领到了“古桂认养证书”。
考入北京大学的鄂南高中学子吴润民深情告白:为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贡献力量,咸宁学子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咸宁高中毕业生家长汪明胜主动认捐1000元,以实际行动支持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今年7月,我市古桂认养平台开放,很快迎来202名学子、22个集体踊跃报名。从“谢师宴”遇冷到“认养风”爆火,背后折射出一个“美丽关键词”——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咸安区委书记顾兴旺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咸宁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咸安作为首善之区的任务,就是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先行区。
绿色为基
“建”“保”并举放大生态优势
从马桥镇出发,沿s33咸通高速一路行至桂花镇,再经S208省道抵达桂花源风景区,沿途一片盎然绿意。
来自武汉的摩旅爱好者谭涛近四年间多次自驾咸宁,次次都有不一样的发现:“上次来,发现裸露的矿山重新复绿;这次来,高速口两侧粗壮的桂花树朝我‘招手’,非常别致!”
官埠桥镇原乡大道项目在推进中意外“遭遇”8株古树,为此,项目各方决定“不打扰这场美丽邂逅”,耗费巨大精力,将道路重新规划设计,平移20余米。
别致源于匠心。除了门户通道“线”的绿化,咸安同样致力于“点”的打造。
截至目前,城区已建成17个“口袋公园”,未来三年还将新增15个;大洲湖湿地、向阳湖湿地、龙潭湿地相继建成;青龙山公园、十六潭公园、潜山森林公园、孝子山公园、双龙山公园组团“增绿”。
放大生态优势,除了建设,还离不开保护。
2014年,咸安划定2万亩天然林保护示范区,以每亩5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通过发放“生态红包”的形式,为发展存入“本金”,为未来积攒“利息”,成为全省首创。至今8年来,示范区面积增至5万亩,累计投入1800万元。
2020年,咸安以“考核核心区”的身份,一举助力我市顺利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复检。
1个全国森林文化小镇、3个省级森林城镇、2个国家级生态文化村、60余个省级绿色示范村……翻看近些年的“成绩单”,无不展示出先行区的风采,俨然一座点、线、面结合的“全域大公园”。
产业为魂
念山水经打生态牌走特色路
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先行区,不是不要发展,而是立足“全域大公园”,用好绿色基底,念“山水经”,打“生态牌”,走“特色路”。
具体来说,就是因地制宜,因需施策。
汀泗桥镇黄荆塘村是咸安首批茶叶专业村,拥有超过6000亩的茶园,全村85%以上的农户参与茶叶种植。
随着“四好农村路”修进黄荆塘,游客进来了,农产品出去了,茶园+路,直接变身“赏花品茗”“诗意田园”农业综合体。其中黄荆塘8组雷家庄,仅用几年时间,就实现了集体收入0到60万元的飞跃,村民人均收入从600元激增至30000余元,该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致富村。
都说靠山吃山。大幕乡双垅村楠竹资源丰富,过去却只能“守着金山要饭吃”,一刻竹子的利用率仅40%,主要生产低附加值的半成品。
最近几年,咸安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先后在这里建成竹炭加工厂、竹工艺品厂、拉丝厂、竹筷厂。如今,这里的竹根成为工艺品,竹枝成为扫帚,竹竿成为竹筷、牙签、竹帘,废料成为烧烤店最喜爱的竹炭,就连竹炭渣都出口非洲用于制作蚊香,一根竹真正被“吃干榨净”。
政策上,出台免征所得税、给予补贴、免费指导名优品种等优惠措施。
咸安桂香满园食品加工厂主打桂花食品生产,每年消耗10吨干桂花。为激发企业潜力,咸安打出税收优惠“组合拳”:从今年4月1日到年底,给予增值税减免、企业所得税减免。
政策出台的同一天,该企业5条全新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每天线上线下营业额逾10万元,企业总经理胡民英豪言:“今年有信心让企业产值能突破1个亿。”
不论一朵花、一片茶、一根竹,都能串起一、二、三产业。在产业选择上,咸安越走越稳。
对投资70多亿元的高耗能企业坚决说“不”,却对补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大幅降低能耗和排放、为下游企业降本增效的华劲铝业“大开绿灯”。
如今,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绿色转型,已成为咸安人的共识。
今年上半年,全区工业技改完成投资17.89 亿元,同比增长26.5%。机电制造、苎麻纺织、现代森工、防腐橡胶4大传统支柱产业技改持续深入,全国麻纺业首家“黑灯工厂”动工建设。
汽车零配件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3大新兴产业实力不断壮大。敏实汽车产值同比增长201.9%,旗下的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40余条生产线、800余名员工整体搬迁至咸安;真奥金银花药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76.8%,正在扩产5条罐装线,以期实现产能翻番。
形态赋能
多维度解读多形态建设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多个场合提出,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需要统筹考虑公园城市的生态价值、生活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实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离不开对产业形态、城市形态、文化形态和治理形态的周密谋划部署。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让更多人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是打造“先行区”的应有之义。
2019年,一场针对老旧小区的城市更新行动就此展开,咸安投资约7亿元,改造了197个小区,覆盖居民25000户,今年计划申报97个,对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进一步提质扩面。
值得一提的是,本轮改造选取15个小区作为试点,推行“智慧化”改造,即打造智慧安防系统,建设入侵警报设施,形成封闭周界,让小区更安全;整合弱电管线统一规划入地,让小区更整洁;安装人像识别、WIFI嗅探、视频监控等,让出入更方便。此外,通过大数据技术集中收录小区居民数据,搭建社区专属数据库,更加精准高效地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重点群体提供便利服务。
城市形态用硬件来“升级”,治理形态则离不开软件的“更新”。
今年以来,咸安将61项公共服务事项一沉到“底”,并在全省率先进行分类,推出“下沉清单”,为基层赋权又赋能,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米”。
原来需要在区、镇办理的事项,在村(社区)也能实现同标准、无差别的办理,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事情就近办”。正因为服务流程和办理模式越加便利,下沉1个月后,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群众锐减三成。
从筑牢生态基底,到多维度多形态的建设,可以发现,这些年,咸安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越发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托幼、养老各项事业发展日新月异。咸安,正朝着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目标,跑步前进!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饶敏 吴文谨 特约记者 胡剑芳 李婷婷
编辑:胡少鹏
上一篇:
赤壁丁卯山110千伏变电站 新建工程投产送电
下一篇:
促整改 督履职 转作风 咸宁问政崇阳专场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