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我市社会救助领域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特困人员认定、临时救助对象认定、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4项审核确认权限全部下沉至乡镇(街道)。
至此,第一批民政领域高频便民事项已全部下沉。
今年6月以来,全市民政系统围绕民政领域高频便民事项,找准群众“需求点”,高效推动服务、资源、平台“三下沉”,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近日,市民政局“三下沉”工作经验在全省民政系统推广。
沉下去:便民清单解民忧
9月28日一大早,通城县四庄乡五花村干部到九组村民徐某某家里,填写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表、申请书,将申请材料发送给乡民政办。
原来,村干部在走访时了解到徐某某是精神二级残疾人,身体欠佳,没办法到乡镇便民服务大厅申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村干部就来了一次上门服务。
很快,乡镇民政办工作人员就审核完了资料,与残联部门核对了残疾证,在残疾人两项补贴系统中为徐某某申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并审定通过。
“这就办好了?”徐某某家属高兴地说,之前申请办理手续繁多,不仅等的时间长,有时还要跑好几趟路。
这是全市民政系统推进民政领域高频便民事项“三下沉”的一个缩影。
资源、平台和服务“三下沉”是指围绕群众需求的热点、痛点和堵点,将公共服务事项分别下沉至乡镇、街道,村、社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
为何要推行便民事项“三下沉”?
有人认为现在大部分事项都已经实现了“一网通办”,审批在后台,群众只需在网上申请,下放没有必要;
有人认为乡镇(街道)本身负担就重,也没有专业人来做这个事情,接不住。
针对这种情况,全市民政系统组织专班开展调研,深入社区和村庄发放问卷调查,全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结果表明,一方面,群众有期盼,应该“沉”。很多群众对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高龄津贴等事项下沉的呼声很高。
另一方面,工作有基础,能够“沉”。早在2019年,通山县和嘉鱼县两地民政部门就已经试点将城乡低保和临时救助审核确认权限全面委托下放。试点证明:下放后,权责更加明确,审核更加严格。
“加快推动资源、服务和平台下沉,既是政治‘必答题’,也是民生‘必答题’。民政部门要主动作为,主动认领,通过下沉来解决公共服务存在流程不够优化、配套存在短板、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市民政局局长张志才说。
在对前期调研情况和现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梳理分析后,8月3日,市民政局印发了《关于落实“三个下沉”要求推动民政领域高频服务事项审批权限下放的通知》,推动特困人员认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认定、临时救助对象认定(4倍以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高龄津贴等6项民政领域高频服务事项分两批下沉到乡镇(街道)。
接得住:便民举措纾民困
9月29日,是家住横沟桥镇朝阳社区张爷爷80岁的生日。这天,张爷爷接到了社区网格员的电话,通知张爷爷带上户口本、身份证、农行银行卡和照片到社区办理高龄津贴,今天办,下个月就可以领钱。
以前由于社区人手不够,都是老人先上门找社区交资料,社区统一收集,再定期提交乡镇民政办、区民政局逐级审批。“三下沉”活动开展以来,社区人员力量得到充实,现在办理高龄津贴,都是社区提前将快到80岁的老人做好纸质信息资料,老人到龄符合条件当天,社区直接通知办理。
张爷爷感叹道:“以前不清楚有这个政策,跑几次都问不对地方,现在社区直接通知我们这些老人,资料提前交代准备好,不用多跑冤枉路了!”
下沉清单公布后,基层如何接得住,民政部门还有很多事要做。
要做好下放事项网上审批平台的事项变更工作。积极与省民政厅沟通对接,推动湖北省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下沉,将审批管理权限通过账号分配赋予基层工作人员权限。
要做好已受理事项的对接工作。对已受理的事项应按时办结;未办结的,需将未办结事项的受理资料等有关材料移交,并协助乡镇(街道)共同完成后续办理工作,确保事项下沉无缝切换,防止出现工作脱节和管理真空现象。
要在“人、财、物、技”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咸安区民政局招聘79名社区工作者,补齐社区人手空缺;咸安区政府安排100多万元,采购电脑、高拍仪、扫描仪、制卡机等设备,确保硬件配套到位;咸安区、嘉鱼县等地已针对下沉事项全面开展业务培训,确保下沉服务高质高效开展。
办得好:便民高效暖民心
9月1日,赤壁市车埠镇梅湖村村民唐某向车埠镇民政办工作人员提交低保申请,9月4日,民政办工作人员在梅湖村协助下,对唐某家庭情况进行入户调查。
经过平台录入、上传核对、远程审核、网上公示等程序,9月14日,车埠镇民政办召开集中审核确认会议,确认唐某家符合条件享受低保。
事项下沉之前办理低保需30个工作日,现在14个工作日完成办理。唐某逢人便说:“这种下沉服务真便民,这种下沉‘沉’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去了!”
“三下沉”,让服务事项应下尽下、能下尽下,能下多深就下多深,真正打通便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群众纷纷点赞:办事跑路少了,时限压缩了,办事流程少了,全程网办了,基层效率高了,民政部门的服务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盛勇
编辑:胡少鹏
上一篇:
杨军在市科技局调研时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锻造“第一生产力”
下一篇:
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访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北省咸宁市委书记孟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