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陈新、通讯员姜宗维报道:“在基地摘香菇、剪香菇,每天可赚100多块钱呢。”1月18日,在通城县麦市镇金川兴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仓库,村民葛花与工友们麻利地分剪菇盖和菇脚,盒装后分别进行冷冻和烘干。
葛花是冷塅村1组的脱贫户,家里有年迈的公公婆婆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一家人主要靠丈夫在外打工的收入过日子。去年10月,金川兴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香菇基地建成,她成了基地的第一批员工。出香菇时,她负责在大棚里采摘;平时,她在仓库里分拣,每月收入3000多元。“在家门口上班,可以照顾老的小的,还不耽误干农活。”
还有不少村民在该香菇基地上班,采摘高峰期达到50多人。他们都是基地邻近的陈塅村、冷塅村、何塅村的监测户、脱贫户和其他劳动力。
2022年12月,在外打工多年的何亮回乡创业,注册成立金川兴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营业务为食用菌菌种研发、生产、种植和营销,一期占地面积23亩,投资300万元,建有36个大棚,以及大型冻库、烘干房和制棒车间。
2023年年初,合作社从中国香菇之乡——随州市引进技术,与当地企业签订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合作协议,与武汉白沙洲香菇大市场、岳阳香菇市场、广州香菇市场建立合作关系,生产的鲜菇销往武汉和岳阳,干菇销往随州和广州。
“基地现有菌棒10万余棒,可日产鲜菇1500公斤、年产干香菇5000公斤以上。”何亮介绍,香菇菌棒的主要原料来自深山野生植物栎树和山东小麦,注入菌丝后经过春夏季的培植和发酵而成,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一亩菌十亩田。”何亮说,香菇种植是典型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的产业项目,占用土地资源少,用工需求量大。
该合作社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和到基地务工,每年可拿租金,还能务工挣钱。 “我们去年10月底开始采摘第一茬,一批菌棒可采4茬,高峰期有50多人上班,仅劳务工资就已支付80多万元。”何亮说。
“香菇种植是联农带农的好产业。”麦市镇党委书记赵会良说,将大力发展香菇种植和加工经营全产业链。一方面,扶持金川兴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羊肚菌、红菇等高档食用菌产品,建成香菇深加工生产线,生产香菇食品、香菇酱系列产品,走品牌农业、有机绿色农产品之路。
另一方面,引导陈塅、冷塅、何塅等村进行村社合作,推广香菇种植模式,打造通城县联农带农示范基地,将麦市镇建设成全市香菇种植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标准化基地。
编辑:何凡
上一篇:
杨军调研督导创文工作要求 不断提振文明村镇“精气神”
下一篇:
第一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公示 咸宁1镇6村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