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王莉敏、通讯员吕志海、郑田华、易程报道:“感谢你们的耐心疏导,让我们面临破碎的家庭和好如初,两个孩子还能继续有个完整的家。”日前,在赤壁市综治中心,市民张先生和妻子王女士拉着调解员的手连连道谢。
这是赤壁市“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生动实践。原来,在服装店从事销售工作的王女士经常与客户联系,引发张先生猜疑而经常偷偷翻看手机,俩人激烈争吵后提交离婚申请。市综治中心收到诉求后,迅速安排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介入,发现双方仍在意彼此,经调解,两人互相谅解重归于好。
信访接待中心、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旅游纠纷等专业调解委员会……走进位于赤壁市政务服务中心3楼的赤壁市综治中心,只见这里汇聚了信访接待、人民调解、诉裁服务等各类矛盾纠纷调处资源,24 个市直部门入驻信访接待中心,15 个专业调委会入驻人民调解板块,法庭与劳动仲裁庭提供诉裁服务,群众诉求可在这里“一站式”解决。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赤壁市综治中心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化解一件事”改革,联合技术公司升级“有呼壁应”平台功能,通过端口链接将“12345”热线、警务“110”“有呼壁应”微信小程序、市综治网格化平台等9大便民服务平台融为一体,建成“一屏统揽”的综治信息大平台。
无论群众通过哪个渠道反映问题,信息都会汇入该平台。经过分析研判后,系统会根据问题性质,智能分流交办至对应责任单位。各承办单位需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综治中心全程跟踪督办,并通过回访评价机制持续优化服务流程。
为提升效能,信访接待中心实行“常驻+轮值”动态管理,高频事项单位常驻,其他部门轮值,每月根据平台数据调整,确保群众诉求随时有人对接。针对物业纠纷、校园矛盾等常见问题,中心还首创“调解+普法”模式——在化解纠纷的同时开展普法教育,并组织相关单位和群众参与案例培训,从源头预防矛盾发生。
家住赤马港街道某小区的王女士曾因房屋漏水与物业僵持,拖欠物业费近万元被起诉。综治中心组织法院、住建部门及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介入,不仅明确了工程质量问题的责任归属,还现场讲解了物业费缴纳的相关法律规定。最终纠纷圆满解决,相关部门随后走进多个小区开展同类培训,将类似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
如今,赤壁市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已构建起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多渠道联动、全链条化解”调处机制,让群众诉求 “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努力实现“为民化解烦心事”的初衷。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咸宁市民之家开启“周末不打烊”模式 便民惠企“不断档”
下一篇:
上半年咸宁实现社零总额435.57亿元 增速排名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