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宋文虎、通讯员曹玮报道:日前,在咸宁高新区华源包装(咸宁)有限公司,一条条生产线高速运转,金属包装产品被源源不断加工出来,呈现一派热火朝天场景。
该公司主要从事马口铁彩印及其衍生品的制造加工,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完整的生产线能力,产值每年实现15%到20%的增长。
然而,企业发展的背后也有困扰。华源包装业务涉及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多个职能部门,以往得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应付各职能部门的各项检查,疲惫不已。
“起码一个月有一次,因为不同的部门接待的时间不同,各方面耗去的人工比较多一点。”华源包装(咸宁)有限公司行政经理李昭霞说。
检查频次过多,曾是咸宁不少企业的共同困扰。部分制造业企业因涉及市场监管、环保、消防等多个领域,重复检查、多头检查让企业不堪其扰。
“两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映,个别企业一年内接受执法部门各类检查达数十次之多。”市司法局行政执法监督科科长葛盈盈介绍。
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市推行“扫码入企 综合查一次”新机制,今年3月上线全省首个“扫码入企”微信小程序——“咸宁市扫码入企”,进一步规范全市执法人员涉企检查。
“扫码入企 综合查一次”是一种提高行政检查效率和规范性的创新模式。“扫码入企”小程序可实时汇总各检查单位提交的检查记录,对检查过程进行回溯监管;而“综合查一次”则是将多部门检查事项整合,同一时段开展联合检查。同时,检查结束后,企业还能进行评价。
“‘扫码入企 综合查一次’不是对依法行政检查的制约,而是为了让检查更加规范、高效,在履行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食品安全等重要职责的同时,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干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勇说。
推行“扫码入企 综合查一次”新机制后,所有行政执法单位的涉企检查计划都要经过严格审核。专项检查一年内同一地区同一领域最多查一次。当同一企业短时间内被多次检查时,市司法局将制发“监督建议书”,对检查单位进行监督提醒。此外,上级交办转办、投诉举报等紧急情况不受计划限制,但也要报告检查情况。
“几个部门联合一起,一方面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也节省了管理的成本,让我们有更多精力抓生产。”如今,企业普遍反映,负担减轻了,有利于发展。
“全市涉企执法检查频次同比减少58%,目标更清晰,检查也更高效,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安全感。”市司法局党委书记胡昌文表示,将继续聚焦企业需求,推动“精准监管、无事不扰”的法治化治理模式走深走实,为咸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动能。
目前,全市共有378家企业、1188名检查人员入库。
编辑:何凡
上一篇:
赤壁:以作风之变夯实发展之基
下一篇:
站位全局,深刻理解“四个最” —— 一论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