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常智
近日,笔者陪年逾八旬的母亲到市内某三甲医院放射科拍胸片检查,切身感受了一把服务承诺变成“一纸空文”的尴尬和无奈。
当天,笔者在排成“长龙”的候检登记窗口,看到张贴着“70岁以上老人优先”的提示后,抱着试试看的心里,向负责登记的医护人员提议,能否优先安排母亲拍片。不想,竟遭到该医护人员的断然拒绝。给出的理由是,设备只有一台,无法做到“老人优先”。
事后,笔者得知,之所以贴出“老人优先”的提示标牌,那是为应付创建文明医院检查的“应景之作”,从来没有真正兑现过。
之所以出现这种“有说法没做法”的现象,除了一些单位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有问题之外,也与这些单位领导好大喜功密不可分。他们一拍脑门,二拍胸脯,拿出的工作口号、方案,虽然鼓舞人心,要真正落实却很难。承诺也就演变成了贴在墙上的“空头支票”。
要保证“公开承诺”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营造一种遵诺、崇诺、畏诺的良好氛围,以求真、求实、求效的工作作风,实实在在地践诺,认认真真地评诺,以“言必行、行必果”的长效机制,取信于民,施惠于民。
编辑:Administrator
核心观点:如何做到“有效供给”?通俗地说,就是要对准市场需求供给产品,实现农产品的有供必有求,有求必有供。对于广大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