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以一场盛大阅兵纪念胜利,纪念让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刻骨铭心、永志难忘的日子。
人类走过的二十世纪,是成就辉煌的百年,也是苦难深重的百年。繁荣、兴盛和进步在这个世纪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但冲突与对抗、破坏与毁灭,也在这个世纪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这个百年之中,没有什么比二战带给人类的浩劫更大。战火燃及四大洲四大洋,席卷80多个国家和地区,波及约20亿人口。巨大的代价、巨大的牺牲,正义战胜了邪恶、进步战胜了反动、光明战胜了黑暗。1945年,已被视为现代国家秩序发端之年,现代世界诞生之年。
这个百年之中,没有什么比日本军国主义带给中国人民的灾难更重。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和化学战,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九原板荡,百载陆沉,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中国人民用不屈的民族精神、坚韧的民族意志,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赢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中贡献了辉煌篇章。
70年前的战火硝烟已散,但它催发出来的热情、动力、牺牲和担当,蕴含着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构建了一个民族丰厚的精神底蕴,生成了一个国家重要的复兴密码。
(二)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70年前,一个是强盛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一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家,中国靠什么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开启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中华民族靠什么一扫近百年来屡战屡败的悲观阴霾,走出了屈辱幽暗的历史低谷?靠的就是披沥赤忱、共赴国难的意志,救亡图存、革旧徙新的精神。
一幕幕震人心魄的情节,见证了纵使天崩地裂,民族绵延不绝的坚强意志。毛泽东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人民是火种,点燃它,一个民族就不会堕落,不会被黑暗吞没,不会被侵略者征服。在版图易色、国族垂亡的危难时刻,我们这个民族第一次跨越阶层之分、地域之隔,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荣辱共同体。
一页页饱醮激情与血泪的片断,映照了哪怕生死存亡,中流砥柱屹立的精神气概。中国共产党以争取民族解放为己任,一系列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导引了抗战的走向;
中国共产党人以崇高精神和模范行动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和必胜信念,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凝聚起的共御外侮的力量,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中国人民用坚定不移的意志捍卫着一个真理——和平是人类的梦想,也是人类的权利。侵略战争好似魔鬼和梦魇,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痛苦,必须高度警惕;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必须精心维护。
中华民族用气贯长虹的精神坚守着一个信仰——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努力“更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这是一个度尽劫波的国家对世界的承诺和贡献,九死未悔。
滚滚抗战洪流之中,汇聚着荆楚人民的牺牲与担当。九一八,日本侵略军的炮弹在沈阳北大营炸响的时候,荆楚大地就发出了反抗侵略的呐喊;七七抗战爆发,国共两党第二次携手合作,湖北的抗日救亡运动再次涌起;全面抗战初期,湖北是全国抗日运动的中心,是抗日战争从战略防御向战略相持转折的枢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大抗战主力之一——新四军的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战场。荆楚人民书写的历史,凝结在中国人民奏响的雄浑乐章中,中国人民书写的英雄史诗,铺展成中华民族的一个新起点。
(三)
中华民族苦难备尝,但有一个声音始终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深处回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迷雾驱散,才能前路坦然。今天的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都已今非昔比,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更加美好的明天充满自信——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大道远行,不免崎岖多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战争的土壤还没有被彻底清除;改善全球治理的努力虽在加大,但多边协商机制依然脆弱。我们怎么破除横亘在脚下的重重障碍,从发展的困顿中突围?我们又怎么应对成长的烦恼,把握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大势,续写光荣与梦想?
越是这样的关头,越需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战争年代是血与火的考验,没有忍受一切痛苦的气概,就不可能铸就一个国家的尊严,挺立起一个民族的脊梁。和平年代是另一场充满风险和挑战的考验,没有汩汩流动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同样不可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从抗战的历史财富中寻找精神基因,获得前行动力,就要将爱国主义深深融入民族精神之中,让它的时代内涵更加丰富、实践特性更加鲜明,让它挺立在历史的一个又一个关口。
越是这样的关头,越需要不怕牺牲、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英雄不是点燃的蜡烛,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蜡烛有燃尽的时候,而英雄主义精神如日月星辰。今天,大多数人经历的不再是战争的生死之搏,却会遭逢艰与险的兴衰之战。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不仅不能丧失,而且要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进取向上、朝气蓬勃的英雄追求不仅不能远去,而且还要史诗般刻写在新的历史卷轴上。
越是这样的关头,越需要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一盘散沙,打不赢正义对抗邪恶的战争;离心离德,不可能实现和平发展。风雨同舟、众志成城,能让我们在危机关头纾解国难,也能让我们在现代化的征程上翻沟过坎。不论如何富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国歌中的那一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不论如何艰难,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首传唱几十年的嘹亮歌声:“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越是这样的关头,越需要矢志不渝、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千古风流在担当,万里功名须躬行。”中华民族靠着百折不饶、坚忍不拔的意志,穿越战火硝烟的革命年代,走过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行进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征程。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日益多元的利益格局、新旧矛盾的困扰,更需要骏马追风、驰而不息,点燃梦想的荣光,照亮复兴的征程。
在全新的历史方位中,对接全新的发展坐标,荆楚人民紧握历史的接力棒。认识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我们要抖擞精神,全力以赴;“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我们要凝魂聚气、昂扬奋进;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机遇,我们要激发动力、竞进而为;困难比预想的多,压力比预想的大,变化比预想的快,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我们要同心协力、锲而不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坚守历史的记忆、倾听历史的回声,让我们触摸民族的灵魂、把握精神的脉络,在和平发展的阳光中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绽放湖北更加灿烂的前景。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倡导文明需要文明倡导
下一篇:
莫让教育腐败噬咬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