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香城时评 >> 正文

法院道歉:要让“不寻常”变制度化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5-09-22 11:18

  警方、检方是否也应道个歉?希望在“全国首例”的法院公开登报道歉之后,能有更多依法追责的个案进入公众的视野,让这些“不寻常”都变得法治化和制度化起来。

  7日,安徽《亳州晚报》上刊出一则公告,署名为: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告为“亳州兴邦公司集资诈骗案”中原判有罪的邱超等19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向他们赔礼道歉。

  法院公开道歉并不多见,在媒体上公开道歉更是稀罕。昨天,有媒体甚至为这次不低调的道歉贴上了“全国首例”的标签。

  判错了,就该道个歉。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对于正在苦苦追寻司法权威的法院来说,尤其如此。过去有的法院对待错案的态度,是“死扛”着。相比“官不悔判”这一潜规则,勇于道歉的法院其实更容易为公众所接受。

  法院道歉当然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直接的法律依据。依《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而无论是冤案、假案还是错案,苦主们背负“罪犯”之名所产生的精神损害都是实实在在的。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本应是平冤纠错程序中最最基本的善后。

  但总有些法院基于息事宁人,选择了“赔偿可以,道歉没门”。反正国家赔偿由国库列支,又不用法院或法官自掏腰包,而道歉则是件很没面子的事。面子是自己的,赔偿是国家的,为保面子选择拒不道歉的逻辑由此也清晰起来。

  要改变这一怪现状,不仅需要安徽高院的勇敢和担当,还需要对拒不道歉的司法机关进行制度上的约束。《国家赔偿法》关于“道歉”的制度规范,不能仅由安徽高院一家来执行。其他法院也应向安徽高院看齐,争取早日将法院道歉的“全国首例”或“全国罕见”都抛到历史的长河之中。

  道歉也不仅是法院一家的事。一宗个案,从无罪到有罪再到无罪,都要经历错抓、错捕、错诉、错判等一系列的程序错误。法院一家的道歉,也代表不了刑事司法链条上的所有错案制造者。如安徽这一个案,最后是检察机关决定对邱某等19人不起诉,从而终止了刑事追诉程序。但这与检方之前几次对邱某等人提起公诉相矛盾。警方、检方是否也应依法向被错误追诉的苦主们道个歉?

  在道歉之外,还有追责的问题。新一轮的司法体制改革,以权责一致为目标,致力于“明确法官、检察官办案的权力和责任,对所办案件终身负责,严格错案责任追究,形成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管理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十八大以来,司法系统纠正了不少陈年冤假错案,也颇得好评。但在纠错的背后,本应如影随形的追责却屡屡失踪。希望在“全国首例”的法院公开登报道歉之后,能有更多依法追责的个案进入公众的视野,让这些“不寻常”都变得法治化和制度化起来。(据京华时报)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挤掉景区门票价格虚高的“水分”
下一篇: 人人争当香城使者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