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区精打细算用活扶贫资金,扶持种养大户发展生产,连片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以及嘉鱼县精准救助城乡贫困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的经验,近日经本报报道后,如何管好用好扶贫资金,一时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话题。
扶贫资金作为国家专门为扶持“三农”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全民奔小康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各项扶贫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一时间,扶贫资金在某些人的眼中似乎成了“唐僧肉”,都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广西马山县3119名不符合标准的扶贫对象“分享”扶贫资金,就是一个最好的警示。这些吃着“财政饭”,或开着汽车,或有能力购买商品房、自建住房的单位和个人,无视制度禁令,无视贫困群众利益,随意“赊”农民的帐、“欠”农民的款,滥用农民的钱,这不仅是对最困难群众“救命钱”的侵蚀,更是对精准扶贫工作的亵渎。
要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关键是要健全和完善扶贫领域的法律和制度,堵塞任何可能存在的制度漏洞。其中,信息公开是最重要的制度措施。只有将一切信息置于阳光之下,给扶贫资金加把制度的“安全锁”,让扶贫资金在制度内管理、在阳光下审批、在群众的监督中运行,并及时发现和纠正不作为、缓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对造假者依纪依法进行惩处,才能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精准到人、精准到项目。
果如此,就不愁扶贫资金扶不到点上,“扶富不扶贫”的失准扶贫现象就能从根本上杜绝。(柯常智)
更多咸宁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咸宁新闻网(或搜索公众号:xnnews)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在爱岗敬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一篇:
合力保卫咸宁生态
核心观点:如何做到“有效供给”?通俗地说,就是要对准市场需求供给产品,实现农产品的有供必有求,有求必有供。对于广大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