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是文明的窗口,要像美化景点一样美化厕所,这应该是“厕所文化”的一部分;同时,“文明”的厕所也是促成“厕所文明”的硬件保障。
昨日是第三个“世界厕所日”。“世界厕所日”由世界厕所组织于2001年提出并得到全世界关注。今年的主题是“发掘公厕历史,弘扬公厕文化”。
厕所问题,从来都不是小问题。以世界性节日的形式提请人们关注,也充分表明良好的如厕环境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在世界性节日的这一天,审视我们自己的工作,无疑更有意义。要看到,当前我国的如厕环境有了较大改观,但总体还不尽如人意。
这种不尽如人意的如厕感受,主要体现在两个“量”。先说数量,目前全国已开工建设厕所16134座,占全年计划的76.7%,但在很多城市,公厕数量还远远达不到市民需求。好在这些年,我国各地都在进行“厕所革命”,在厕所项目规划、用地审批以及税费、用电、用水、用气等方面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城市里的公厕数量有所增加,如厕难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另一个“量”是“质量”——厕所的卫生问题。这些年,国内许多大中城市通过建设与改造,使厕所档次有明显提升;在农村,旧厕改造、厕所环保节能等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如此,厕所的卫生问题依旧让人“头疼”。尤其是在景区、高速路服务区等地方,公厕内空气污浊、如厕之后无法冲洗等情况时有所见。
厕所是文明的窗口,要像美化景点一样美化厕所,这应该是“厕所文化”的一部分;同时,“文明”的厕所也是促成“厕所文明”的硬件保障。今年3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旅游要发展,厕所要革命。而开展“厕所革命”,每一个公民、企业、社团和政府相关部门都可以参与进来,以智慧和行动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和社会文明进步。(据京华时报)
更多咸宁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咸宁新闻网(或搜索公众号:xnnews)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疯狂的石头:别让铜臭误了雅好
下一篇:
选好“小巷总理”
核心观点:如何做到“有效供给”?通俗地说,就是要对准市场需求供给产品,实现农产品的有供必有求,有求必有供。对于广大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