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咸宁日报以“望天收,让白水萝卜‘伤不起’”为题,对咸安区高桥镇白水萝卜滞销一事进行报道。
白水萝卜酥脆甘甜,曾是当地村民的“钱袋子”,但在眼下,400多亩萝卜严重滞销,让村民头疼不已。
萝卜滞销影响农民生计,且滞销并非第一次发生,值得深思。
从记者调查掌握的情况可以看出,萝卜滞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滞”在对接市场不到位。白水萝卜“叫好不叫卖”,在于没有真正对接市场。好的销售形势,既要靠产品品质,也要靠营销策略。白水萝卜种植,应当综合运用订单生产、委托加工等方式,避免丰产而歉收。
“滞”在结构调整不及时。农业生产,既要靠市场“无形之手”推动,也要靠政府“有形之手”引导。萝卜数次滞销,作为基层政府,应该提前研究市场,引导农民适时调整种植结构,规避风险。
“滞”在村民的依赖心理。每次出现滞销,一些种植户便会求助于政府、农业合作社、爱心企业的援助。这种依赖心理,导致其不主动寻找市场、适应市场。
总之,违背了市场规律的“望天收”,极易受到市场的惩罚。解决萝卜滞销问题,根本在于转变观念。( 王远远)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践行三严三实 服务经济发展
下一篇:
莫让“僵尸车”成为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