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来,我市大范围遭受多轮次特大暴雨袭击,给广大灾区群众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对于农村贫困户,受灾无异于雪上加霜,这也给正在进行中的精准扶贫工作增加了阻力。
精准扶贫是一场攻坚战,纵然困难重重,也要决战决胜。面对洪涝灾害带来的新困难,唯有再加措施、再加力度,以更坚强的意志力,坚实推进精准扶贫,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精准核灾,再度识别。 精准扶贫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对象识别、精准帮扶、脱贫出列,都不是一次性就能彻底解决的。目前各地已完成精准识别,但由于遭遇突发性重大灾情,一些特困户可能变得更加贫困,一些可以出列的贫困户可能失去出列的条件,一些非贫困户也有可能一夜之间成了贫困户。对此,各地精准扶贫工作队应该深入灾区贫困村贫困户,详细调研灾情,做好再度识别工作。对确实因灾返贫的,应列入重点帮扶对象。
千方百计,再施举措。灾情给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做好受灾困难群众的安抚工作,引导贫困户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自觉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迅速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抓紧抢修水毁工程,对重点贫困村农村饮水工程、水毁道路和桥梁、电力、通信等水毁设施进行修复;要及时调整扶贫项目,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入股分红等增收较快的项目。同时,要积极为受灾贫困户扩宽收入渠道,如在抢修水毁工程用工时,优先安排受灾贫困户,以此弥补或减轻受灾贫困户的损失。
强化责任,再加力度。精准扶贫是一次对干部责任心、意志力和工作能力的全面检验。面对增加了难度的灾后扶贫,须保持“抗洪救灾”一样的精气神。各级各地要按照全市精准扶贫总体要求,全面落实扶贫开发主体责任,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要严明纪律,强化督查,对挪用、占用扶贫资金等违法违纪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确保扶贫资金运行安全。当前,还要防止无视灾情,无视群众实际困难,“强行”让特困群众出列的现象发生,坚决拒绝“被脱贫”、“假脱贫”。
总之,不能让任何困难户的脱贫梦因灾受阻。 (咸宁日报记者 邓昌炉)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勿让“包打听”扰乱政治生态
下一篇:
严肃换届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