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珂
在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曝光了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多个领导干部落马后的画面,多只重量级“大老虎”接受采访,在镜头前忏悔,多处案件细节首度公开。这些领导干部的犯罪事实,再次警醒我们,纪律规矩面前没有任性特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作为一名县委书记,必须带头维护党规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学习思廉、以警示促廉、以纪律保廉,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强筑牢纪律防线,以良好党风带政风促民风。
一、要补足精神之钙,忠诚于党。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管党治党既要靠党章和党内法规,也要靠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钙、立身之本,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把党的理想信念宗旨立起来、挺起来。但通过仔细剖析专题片中的典型案例,不难发现像白恩培、吕锡文等这些落马的高官,往往在坚定理想信念上对别人讲得头头是道,对自己讲得少,本质上是思想根子出了问题,放松自身“三观”的改造。正如白恩培的忏悔:“鬼迷心窍,昏了头……理想信念丢失了,精神追求没有了……”。因此,无论是从一名普通党员干部来讲,还是从身为基层治理“一线总指挥”的县委书记来说,都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筑牢党员意识、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时刻牢记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就是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恪守共产党人“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仰和政治品格,练就“金刚不坏之身”,艰苦奋斗、克难奋进,把崇高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推动嘉鱼发展的不竭动力,助推全县跨越发展、换道超越。
二、要牢记为民之责,服务于民。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如果忽视了、忘记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那么就会背离群众,种下恶果。如西安市社区居委会主任于凡利用社区拆迁改造项目为自己牟利,单笔受贿5000万,涉案总金额高达1.2亿元;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原党委书记纪海义受贿9000余万元;海淀区西北旺镇皇后店村会计陈万寿挪用资金1.19亿元,等等。这样贪腐亿元的案件不胜枚举,“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侵害的是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的是人民的获得感,伤害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前,人民群众对不正之风反映最强烈,对腐败最痛恨,对改进作风、廉洁自律要求最迫切。我们一定要倾听民声、顺应民意,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树牢群众观念、践行群众路线,切实办好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公共服务等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要积极响应中央、省委号召,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努力做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要切实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风气,坚决杜绝损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行为,以实际的行动、为民的情怀、务实的作风来服务于民、取信于民。
三、要常修廉政之德,把牢底线。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廉洁是为政的基本要求,关系着人心向背。早在清朝官场就流行过“莫用三爷,废职忘家”的劝进之言,所谓“三爷”,指的就是“子为少爷,婿为姑爷,妻兄弟为舅爷”。 近年来,“一人当官、全家腐败”的事例不胜枚举。比如专题片中周永康、令计划、苏荣等,有的主政一方,爱人孩子经商办企业;有的搞“一家两制”,“前门当官,后门开店”,担纲“腐败共同体”的“轴心”。“一朝得势万人捧,一夕落魄众人唾”,以腐败官员为轴心的家族式腐败,带坏了党风政风,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最终也毁了整个家庭、家族。习总书记担任地方领导干部时,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身为国家主席的习总书记尚且如此,作为基层第一线的县委书记更要始终坚守住党性立场,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秉公用权、廉洁用权;要算好“经济账”,不为金钱所累,正视腐败成本,认清“当官发财两条道”,管好自己的手;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权与责、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对照“四个必须”和“八条规范”,以感恩之心对“民”、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要全面提升思想境界、管住手中权力、抵制不良之风、树立良好家风,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四、要高悬纪律之剑,不越“红线”。
“一切行动听指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走向辉煌的重要原因。毛主席指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拥有800多万军队,但党纪军纪松弛,蒋介石到台湾后总结失败教训,其中一条就是共产党有纪律,国民党没纪律。当前,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打破了原有的资源配置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对党内生活带来了不小冲击,随之而来的是组织纪律观念的淡薄,是跨越“雷池”的增多。比如苏荣在江西主政期间,拿主政之地当私人领地,搞起独立王国;聂春玉在吕梁任市长、市委书记期间大肆买官卖官,把公职公权当成自己权钱交易的筹码……没有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权力就会出问题,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掌权者一旦成为“脱缰野马”,迟早会掉下悬崖。兼听则明,监督是爱。身为班子的带头人,要牢固树立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没有特权、纪律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带头学习纪律;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群众、工作等方面的纪律,服从组织决定、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事;模范遵守廉洁、工作纪律,做遵纪守法之人,避违法乱纪之事;始终保持政治定力,自觉与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变“不准”为“自觉”、变“被动遵守”为“主动适应”,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台前台后一个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守得住清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言行、经得住考验。
(作者系中共嘉鱼县委书记)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扶贫是对党员资格的一次大考验
下一篇:
人人都做咸宁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