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 胡典斌、李小春报道:日前,笔者从赤壁市纪委派驻市人社局纪检组获悉,今年来,该纪检组通过对所驻单位就业专项资金进行监督检查,分别对违规办理再就业、就业培训等公职人员及审批人员立案23人,采取组织措施63人,追回再就业担保贷款、违规培训费等本息共400余万元,有效堵塞了监管“漏洞”,为就业专项资金系紧了“安全带”。
比对排查,架设准入条件“高压线”。该市劳动就业局分别与公务员局、财政局、编办等部门对接,建立了全市公职人员信息库,收录了社保、医保等部门的120万条参保人员信息,并与该市房产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建立失业人员再就业信息库,织密数据网。同时,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对就业专项资金在服务窗口、受理窗口、审核窗口的流程和信息进行反复比对,及时发现和排除不符合条件人员,严把准入关口。截至目前,通过数据比对,先后对78条违规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和违规培训等问题线索进行了及时查处。
层层把关,打造分级审核“责任链”。该纪检组一方面督促该市劳动就业局与全市15个乡镇(办)人社服务中心负责人、28个社区劳动协管员、153个村级协办员层层签订责任书,强化镇村两级人社部门对就业创业资金申请初审责任,严把“第一道关口”;一方面督促该市创业指导中心与就业失业登记、创业担保贷款等7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重新签订责任书,强化资金监管岗位责任。同时,督促该市人社局建立健全与公共就业、担保机构、经办银行等部门的联动责任体系,确保分工负责、各负其责。
完善制度,构筑协同联动“监管网”。该纪检组结合部门联动机制,督促相关部门在受理审核经办业务过程中,及时交流反馈,实现信息共享。并通过联合建立信用体系承诺机制和个人信用档案,将失信申请人列入个人征信黑名单,实行严厉惩诫。一方面建立县乡村三级就业专项资金公开机制,全面公开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和审批程序,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确保阳光透明;一方面建立常态化追责问责机制,联合监察、人社、财政、金融等部门成立监督检查专班,定期对专项资金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化解风险隐患,确保专项资金安全。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