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哲
扎实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关乎农村现代化发展打通“最后一公里”问题。
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我市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当前,乡村的基础设施短板是供水、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电商物流等,因此应补齐短板,逐步消除城乡基础设施差异,让群众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同等舒适的生活 。
乡村要振兴,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要跟上。必须按照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各种资源的统筹共享。
路、水、电、气、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就是要深入推进农村补短板惠民生行动,为乡村振兴夯实发展基础。
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为突破口,集中力量补齐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着力推进农村路、水、电、气、网建设,高质量建设一批美丽路、示范路,确保实现“村村通自来水、户户饮放心水”,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让农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以基础设施条件大改善促进乡村生态宜居。
着力抓好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农村看病不方便和精神文化生活单调等问题,以均等化服务能力大提升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咬定脱贫不放松
下一篇:
莫让问题整改停留在口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