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双回双创”(楚商回乡与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校友回归与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工作推进会要求,“深入务实推进工作,持续增强发展动能。”
这表明我市“双回双创”工作从“谋篇布局”迈向“精耕细作”,从“要素搬运”迈向“动能集聚”。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目标引领,将“双回双创”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强劲引擎。各级各部门主动担当“产业架构师”,以“5+5”现代化产业体系与“三重七特”农业产业体系为蓝图,精准绘制发展坐标。
这是基于“摸清家底、明确对象”的深度研判,也是精准激发“归雁”能量、厚植经济发展沃土的咸宁行动。
方向清,路径明,围绕现代产业规律与政策导向,在乡村振兴、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精耕细作,让每一份返乡热情都能精准嵌入城市发展的齿轮,实现由“招引”向“共生”的跃升,实现“人回来、心安定、事业成、家乡兴”的共赢。
激发“双回双创”的澎湃动能是一场双向奔赴。其核心在于破除梗阻、畅通血脉。既清楚游子能带回何种资源,更明了城市亟需何种配套。
我市以“咸创无忧”为承诺,构建全链条支撑体系。有力的政策是“定心丸”,确保创业者心无旁骛;畅通的土地、资金等要素供给是“及时雨”,解项目燃眉之急;优越的营商环境是“阳光雨露”,滋养企业茁壮成长。
从“包保服务”的托底保障,到“跟踪服务”的动态护航,再到“增值服务”的价值提升,服务角色由“知心人”深化为“暖心人”,形成“事有人办、难有人解”的闭环生态。“咸创无忧”成为创业者触手可及的感受,成为吸引“归雁”、激活内生动能的硬核竞争力。
推进“双回双创”,也要避免“重流量轻质量”,杜绝“重开发轻保护”,防止只在乎“回引人数”“签约金额”,防止过度开发耕地、林地等资源。
从战略部署的精准落地,到要素活水的精细灌溉,再到情感链接的深耕厚植,我市以务实行动诠释着“双回双创”的战略价值。
当回乡行李箱中的投资蓝图变为车间里的机器轰鸣,当校友笔记本上的创业构想化作市场上的创新产品,咸宁的发展动能便在这“归雁”衔枝、城市筑巢的双向奔赴中愈发澎湃!
(盛勇)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离岸”“在岸”科创扬帆
咸宁网讯记者吴文谨报道:8月5日,我市召开楚商回乡与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校友回归与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贯...
通过依靠古塘村特色农产品资源,农户自主创业实现自身价值,有效带动村组富余劳动力的就地务工、就近增收。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陈婧通讯员邓文君)7月30日,咸宁市第二届“绿色田野杯”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初赛在市...
据统计,该局在此次活动中共接受咨询300余次,发放创业资料500余份,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5张,帮办企业年报1家。
下一步,区人社局将着力提升创业孵化基地的整体服务效能,联合企业、高校等多方力量,构建更加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返...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杜培清通讯员程灿)16日晚,咸宁市第二期大型科技创投公益节目《天使有约》如期举行,创业者通过路...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葛利利报道20日,走进咸安区香城文创空间,清脆的键盘声交织出一种动听的旋律。”程科高兴地说,...
咸宁网讯记者谭宏宇,通讯员杨昌、杨泽宇报道:16日,以“创涌泉都·业铸香城”为主题的第四届“南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咸宁网讯记者刘珊珊、通讯员罗鸣、吴雷报道:4月2日,走进通城县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业者正在电脑前忙碌。据介绍,该孵化基...
据了解,香城文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自2018年成立以来,成功举办了超过130场创业活动,累计服务人数达4000余人次,被认定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