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十六潭公园的草坪被电影光影染成暖黄色,市民们坐在折叠椅上轻声议论剧情;当月亮湾濯足廊的温泉伴着银幕声浪,大家边濯足边惬意观影……近日,我市开放的“绿地共享草坪电影周”不仅为市民带来了一场秋日视听盛宴,更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既在于“有处可去”的“可用”,也在于“愿意常去”的“可亲”。
城市公共空间的“可用”,在于其基础功能的落地。漫步我市各大公园绿地,步道贯通、座椅错落、路灯明亮,这些标配让“出门有地去”成了常态,也满足了城市公共空间“可用”的基本需求。
而公共空间的“可亲”,则体现在与市民需求的精准对接。此次“草坪电影周”没有追求设施的高大上,而是在细节适配上做足文章:两大天然场地免费开放打破经济门槛,让全体市民共享观影欢乐;战争、动画、喜剧等多元影片覆盖老中青少,避免了“一刀切”的内容供给;青草的清香、夜空的星光与银幕故事交融,让看电影变成沉浸式享受自然。这些设计看似细微,却精准回应了“全龄共享”“低成本参与”“沉浸式体验”等民生诉求。
好的公共空间不仅是“可用”的场地,还是承载社交、记忆与文化的“可亲”之所。就像“草坪电影周”里,长辈在《血战江城》中重温历史记忆;父母陪着孩子看《熊出没》欢笑不已;陌生人因同一场光影故事相视一笑,这些鲜活的场景,让公共空间超越了休闲设施的属性,成为串联记忆、拉近关系的纽带。
从“可用”到“可亲”,考验的是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它不仅要求设计者走出办公室,去倾听群众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和期待,更需要管理者摒弃 “一建了之”的思维,像呵护自家小院一样打理公共空间,让设施常新、活动常兴,让城市真正成为市民安心停留、惬意生活的美好家园。
(焦姣)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让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比翼双飞
同时,也要发动党员、青年志愿者,穿上红马甲走进公园绿地和景区,随手捡拾垃圾,随处劝导不文明行为,用行动做好示范,为游...
春日的香城,绿意盎然,繁花绽放。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衡量一个城市公园拥有程度的重要指标。潜山公园、十六潭公园、淦河公园。双龙社区公园、肖桥社区公园、...
咸宁网讯记者王莉敏、通讯员耿瀚涢、冯艳报道:昨日,记者从市城管执法委获悉,为满足人民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
咸宁外校附近小区扎堆,人口密度大,居民期盼附近建个休闲公园。家住书苑小区的市民程虹也有同样的想法,她说,咸宁是一座宜...
延后了近一个月的桂花终于姗姗来迟,市区主干道、公园绿地,郁郁葱葱的桂花树上繁花似锦,一朵朵金灿灿的桂花绽放枝头,宛如...
期待深化用好共同缔造理念,建立健全城市绿地开放共享长效管理机制,让公园更加美丽,让绿地更加开放,让城市更加宜居,绘就...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公园绿地、河流沿岸等边角地带,建设球场、游园等运动场所,更好满足市民家门口休闲健身需求,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市围绕全民健身需求,持续加强和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公园绿地、河流沿岸等边角地带,搭配建设球场、游...
2023年4月至今,市区共开放共享绿地9处,分别为十六潭公园东入口处绿地、玉泉街东侧的玉泉街游园绿地、浅月湾公园绿地、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