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市两会会场,市委书记丁小强现场推销桂花泉镇横山村的“扶贫筲箕”。 赵忠志 摄
崇阳县针对部分“无产业、无技能、无出路”的农村空闲贫困劳动力,大胆探索“村头建厂、村头培训、村头就业、村头赚钱”的“农工双赢”就业扶贫模式,实现了“扶贫车间进贫村、边工边农双丰收”的目标。2018年,全县共建就业扶贫车间30个,带动就业近1500余人,就地就近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802人,大大加快了脱贫步伐。
政府搭台助就业
就业扶贫,载体是重点。县政府从资金扶持、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着力建好乡村扶贫车间。
资金有保障。整合资金300万元,用于扶贫车间前期场地建设补助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奖补;根据扶贫企业需求,按创业担保贷款有关规定优先发放不超过200万元的贴息贷款,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和支持发展生产。
场地有保障。47个贫困村和移民集中安置点所在的乡镇,充分利用闲置的校舍,村委会空房及其他闲置建筑,向企业提供3年免租车间。
用工有保障。精准扶贫指挥部明确要求各乡镇和各部门形成联动机制,为企业扶贫护航;各乡镇、各村委会动员党员示范,分班次组织村民参加车间的培训和生产,保证工位不空,机器不休,生产持续开展。
村企唱戏促增收
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扶贫,构建大扶贫格局,实现企业和贫困户“双得利”。
企业主动建厂。湖北中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定邦在带领公司12名党员参加“百企帮百村”扶贫帮困活动中了解到农村年龄45岁左右闲置劳动力很多,文化水平低,无一技之长,外出就业较困难。他尝试在白霓镇谭家村建了一个扶贫车间,专门生产公司部分低值耗材和技术含量低的医用产品,解决了4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如今,中健公司已在石城镇神口村、青山镇铺前村、白霓镇桥头村、大塘村、白露村等地建设扶贫车间共8个,带动周边贫困户就业300多人。
招商引资建厂。崇阳县青山镇塘桥村地处华陂畈,无山地,临近隽水河,每逢汛期则大部分农田被淹,农户务农就业难。村委会一班人引进鸿鑫服装公司,利用村委会闲置用房建设扶贫车间,帮助村里的贫困人员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让“农民”变“工人”,既解决了企业缺少劳动力问题,又带动40多户贫困户增收,实现了“双赢”。
能人引领建厂。桂花泉镇横山村是全县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村委会鼓励当地能人依托横山丰富的楠竹资源,成立横山竹编工艺扶贫工厂,让会竹编工艺的30多位贫困户以山林、土地经营权和闲置资产入股,抱团发展,村委会负责销售。从去年10月开业至今已销售近千套,销售额近10万元。今年全市两会上,市委书记丁小强亲自为横山竹编工艺品做宣传,极大鼓舞了村民生产积极性。
群众激发“内生力”
扶贫车间建村头,群众有盼头,生活有乐头,大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的内在动力。
便利效应,顾家与打工两不误。每个车间设置工位30—50个,根据农村的时间特点,每个车间按两班制或三班制、人休机不休,人均每月净增收1200元以上,保证了稳定的收入来源。青山镇铺前村扶贫车间工人张青辉,丈夫程跃进于2010年不慎摔伤腰椎,二儿子6岁时患乙脑后生活不能自理,想外出务工又没人照顾丈夫孩子。现在她在“爱心扶贫车间”当了工人,在家门口就业,既照顾了家人,又赚到了生活费,一家生活有了保障,实现了稳定脱贫。
激发效应,帮扶与自立两相宜。现实中,有些贫困户,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小康送上门的现象确实存在。一部分贫困户存在故土难离的思想,就业无门路,导致“等靠要”。铜钟乡大岭村贫困户黄天兵等14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三特野樱花旅游建设,在景区酒店从事保洁员、保安员等工作,并给游客售卖饮料、水、土鸡蛋、土鸡等用品,人均年收入达到3000元。
民风效应,物质与精神两促进。村民大钱赚不来,小钱不愿挣,是脱贫的难中之难。路口镇宜民佳苑居民360户,总人口985人,全部是高寒山区雨山村的搬迁户,人数之多,管理带来较大的不便,打牌吵嘴、口角是非等不利于团结的事情常有发生。经济开发区崇高科工贸公司主要生产汽车内饰配件,利用闲置400平方米礼堂,改建成扶贫车间,设置工位50个。社区支部选拔6名党员把小区闲置劳动力组织起来,分成三个工作专班轮班生产,让每个家庭都享受到了就业扶贫的成果,整个车间全年为群众增收150万元。2018年,全县共建就业扶贫车间30个,带动就业近1500余人,就地就近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802人,圆了贫困户在家就可打工增收的梦想。
全媒体记者 王新华 饶青才 汪佳
编辑:zhusijia
上一篇:
崇阳县法院出台意见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下一篇:
崇阳县委书记杭莺走访重点企业时强调
通讯员阮姝谢志书邓昌林近年来,全县人社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政治引领、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全力...
记者27日获悉,去年咸宁市GDP增速预计达8.5%,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市去年投入1.88亿就业专项资金...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特约记者刘建平、通讯员李武智、夏青云1月30日,家住通城县五里镇治全村的万德栋像往常一样,来到湖...
咸宁网讯记者王恬、实习生阮航报道:6月11日,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胡水华率执法检查组到咸宁,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就...
全市新开发扶贫专岗8241个、12家省级龙头企业吸收4247名贫困户就业……昨日, ,截至5月24日,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已外出务工...
今年疫情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我市统筹抓好返岗输出、稳岗复产、扩岗增收、公岗托底等工作,推行“点对点”返岗、援企稳岗、...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宋文虎、通讯员杨清报道:17日,通山县南林桥镇石垅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前,就业安置工坊里不时传出机...
咸宁网讯记者宋文虎、通讯员郑梦溪报道:7日下午,通山县大畈镇官塘村村委会内,数位村民相继到来,直奔楼上。”官塘村村支书...
咸宁网讯(记者周阳 通讯员刘诚)当前,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广受社会关注。1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做好风险应对、督查检查等工作,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首要政治责任、把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