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崇阳新闻 >> 正文

记“荆楚楷模”、崇阳县青山镇尺冲教学点教师王值军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1-09-15 09:44

“去”与“留”的选择

盘山村最开始的第一个教学点是楠木坑教学点,盘山村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脚下,青山水库上游,一面傍山,三面临水,是崇阳县最边远最原始的教学点。1995年,王值军师范毕业,听从既是启蒙老师又是领导的安排:“盘山教学点只有一个学过五年级的代课老师和三个学生,成绩一直上不去,你去盘山教学点教书,把当地的教学质量搞上来。这是我对你的期望,也是我的嘱咐,更是我的愿望!”王值军二话没说,带着启蒙老师的期望、嘱咐和愿望,满怀着一腔对教育的热爱,卷起铺盖就来到盘山教学点。一到学校,他被眼前的境况惊呆了:教室是借用当地农民的几间土坯房,而且是牛棚改造的,黑板斑驳脱落,学生的课桌“缺腿少胳膊”,教室四面墙壁千疮百孔。而他的寝室里连一张床也没有。

“说真的,当时我想打退堂鼓,但是,看到孩子们纯朴的脸庞和充满求知欲的眼神,我留下了。”就这样王值军和他的三个学生开始了楠木坑教学点的生活。

1998年暑假,一场大雨将楠木坑教学点的“教室”冲倒了。没有教室,意味着学生每天要乘船两个多小时到青山镇上读书,既不安全也不方便。王值军发动当地村民建造学校,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最艰难的是当时建造房子缺少木材,要到距离盘山村近20公里的山上去弄。在山上砍伐好树木,但是树木太重太大,无法运到山下。只好等着下大雨的时候,山洪爆发,利用水的力量,把树木运到山下。”王值军在介绍的时候,怕记者听不懂“水运”树木的方法,王值军补充说,“类似于放排。”

在一次“放排”的过程中,王值军没有站稳,整个人从山崖上跌入洪流中,浑身湿透,磕破了头,鲜血直流。本该住院治疗的王值军在医院简单包扎后,第二天又回到了学校的建设中。现在在他的眼角留下一道深深的弯月形的伤疤。整个暑假,王值军连同村民一起,没有休息一天,终于在1998年的9月1日建成了一栋简陋的教学楼。

2017年,由于盘山.尺冲的库区学生逐渐回流,教学点的学生已经有四十多名,原来的教学点已经不适应当今的时代.特别是经过中央电视台1台记者七天七夜的实地采访后,于2017年12月31日经中央电视1.13台<<朝闻天下>>播出“大山里的摆渡老师”王值军专题片播出后,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新建了尺冲库区教学点,新教学点使用上网教室.电脑.电子白板.教学一体机……让库区的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忠”与“义”的选择

既然选择了留下,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责任和担当。由于盘山教学点只有一个库区老师,王值军成为了学校不是校长的校长。从此, 我每天重复着校长、班主任、工友、父母的工作职责和担当。盘山村由于库区交通阻塞,出行不便,条件特别艰苦,盘山教学点最后只剩下王值军一人坚守。为了学校事务,王值军几乎放弃了家庭义务。

盘山教学点建在半山腰,望得见水,却要到 500米外的山下挑水吃。为了保障学校正常用水,王值军每天天一亮,就要起床,拿上扁担水桶去挑水,平时一天跑5趟, 夏天至少要跑8趟。由于路窄、坡陡,因为挑水摔跤受伤是 经常有的事;另外,由于这个教学点位于库区,远一点的学生就会在学校住宿,近一点的学生需要王值军划船接送,因此,每天挑好水后,还得为在校住宿的学生烧水、做饭、洗衣服,还要划船去接附近的学生……,忙完这些,才能开始一天的教学工作。

“娇妻病故未守终,临终嘱托别离我太远。”那是2007年秋天,王值军的妻子身体不舒服,到武汉同济医院检查结果是早期癌症,在武汉同济医院住院,在武汉服侍妻子一天后便委托岳母照顾,匆匆赶回学校给学生上课。后来,妻子病情恶化,转回县医院保守治疗。租房在医院旁边治疗.11月25 日,星期天,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两点半乘船进学校(因为过了两点半,就没有船进入盘山村了)。只剩下妻子一人在租房里,当天下午5点,他的妻子突然大出血,当医生赶到后经抢救无效病亡,当时只有23岁。他妻子在临终不停让医生一定转告他:“别离我太远。”因当时没有通信设备,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得知妻子病故的消息。等王值军骑着摩托车带着儿子绕道赶到崇阳县人民医院时,已经是晚上十点了,他们父子只能在医院的太平间见上妻子最后一面,那一年他儿子刚好2岁。

为了妻子的最后嘱托“别离我太远”,他把妻子葬在库区里教学点旁,为了启蒙老师的一句叮嘱和愿望.为了让每个库区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他深深扎根在库区,一手牵着2岁的儿子,一手托着库区的孩子,无怨无悔地默默在库区耕耘。 期间,青山镇几任教育干事看到王值军未到三十,头发都已花白,三次把他调到镇上完小去教书,他一想到当地村民和妻子的叮嘱,启蒙老师的愿望,他每次都一一婉言拒绝了。2010年,崇阳县政府领导和教育局领导,在一次青山库区的教育调研中,看到已经全身苍老,关节因痛风而严重变形,走路不方便,头发已经花白的王值军, 心痛的一致表态:你为了库区的教育,你付出已经很多,应该到县城教书。王值军马上毫不犹豫地说:“这里情况特别,条件不好,我习惯了,别人来不了,我也放心不下库区孩子们。”面对这样的机遇,王值军再次拒绝了领导的好意。

在王值军身上发生了“忠义两难全”的遭遇,每当面对妻子的遗像,他愧疚难当,后悔莫及。祈求她的在天之灵能理解他,原谅他,因为王值军把一腔忠诚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把满腔的情义奉献给了三尺讲台,奉献给了库区的孩子们。

“取”与“舍”的选择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库区村民有的搬到镇上或县城, 教学点留下来的儿童由爷爷奶奶照管。王值军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学生身上。

王老师平时生活非常节俭,他家最好的物件是一台彩色电视机,这还是为了让住宿的学生了解外面的世界而买的。可是他对孩子从不吝惜,每周总会多次自掏腰包托人从山外买来荤菜、时令蔬菜为学生加餐,增加营养,平时出差也总不忘为学生带点常备药回校。他的宿舍有3个大小不一的百宝箱:一个百宝箱里装有体温计、感冒药、消炎药、纱布、胶布……;一个百宝箱里是一叠叠有着鲜红分数的试卷、计分册、备课本、日记本;还有一个大大的百宝箱,里面有五颜六色夏天、冬天的衣服、袜子、裙子……

记得有一天,5岁的沈伟松深夜拉肚子,把被子衣裤全弄脏了,王值军赶紧爬起来烧水给小伟松洗澡、给他喂药。山里孩子穷,只有一套冬装,他把伟松的衣被洗干净,在火塘边烘烤, 等衣被烤干,天都快亮了。当孩子换上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时,孩子仰起小脸,拉着他的手说:“老师你真好!”

有一次,学生王伟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来上学。当日送学生回家的时候,便来到王伟家中家访。王伟的奶奶告诉他, 王伟在早晨被邻居家的狗咬了。他便问:“孩子打了狂犬疫苗 没?”“这点小事,要打什么疫苗啊!"王伟的奶奶说。他一听,时间还没超过24个小时,马上自己掏钱开着租来的船, 把王伟送到镇医院打疫苗,又在黑夜水雾中把王伟安全送回家。半夜回到学校的时候,住宿的学生已经泡方便面吃了, 而三岁的儿子抱着没吃完的方便面脸上挂着泪水,倒在床上睡着了……看到这一幕,王值军哭了。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间活动,他四处去淘置活动器材,到水库小学要过课桌椅,到华陂小学要过乒乓球台和篮球架,还自费给孩子们买气球、跳绳、本子、铅笔……在这26年如一日中,他坚持做好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好父亲”,好老师!在26年如一日中,坚持给每位留守儿童的心里辅导及家校联访。这些年来,为了孩子们上下学方便,自掏腰包购买了一艘小木船和一艘小铁船,当时总共花1万多元,花去了当时三年的工资;陆续续为住宿孩子添置10多床棉絮,每年自费为库区孩子们买1000多元的本子、笔、鞋子等。每月自费为住宿孩子们购买感冒药.消炎药.创可贴.体温计等等。在26年中资助了沈阳、沈依、王红艳、廖熠涵等10多名学生,让她们终于学有收成。王值军舍弃的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金钱、财物,个人的精力和付出,得到的回报是山区孩子能够收获知识、收获梦想,改变人生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其中感受最深的是他的学生王红艳。在2018年的一天,她突然带着她儿子和老公的苏州紫砂壶厂的慈善人士,来到尺冲教学点,为库区的孩子们送来了二万多元的本子和铅笔,画笔,衣服,鞋子,书包……特别是为十户特困家庭送去二万多元的大米,食用油,衣服,鞋子等。临走的时候,抱着王老师深情地说:“老师,没有你免费扶持我上小学,免费给我吃,免费给我本子和笔,就没有我现在的成就。今天,我特地感恩我的启蒙老师。”

岛上的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王值军依然坚守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26年来,一提起王值军老师,当地村民总是竖起大拇指:“王老师是好人啊,是我们的恩人啊!”留守儿童的父母打电话给王老师,说得最多的就是“谢谢”。

现在的尺冲教学点,一共3个年级52个学生。有一年开学,王值军到盘山村学生家中走访,学生沈阳的奶奶说:“王老师,我家沈阳在你学校读书,顺便也把沈依带去吧,学多学少我们不在乎,关键是一个孩子在家没伴玩,我们年龄大了,也带不了。”尺冲村村民龙甫老爷爷说:“王老师我家丽娇的妹妹因大脑发育不全,让她到学校去接触学校环境,开发她的智力。”就这样,几户人家都把最小的孙子送到了王值军的教学点,王老师的学校又多了个“学前班”。

“村民信任我,孩子们喜欢我,我真舍不得他们。”王值军面带微笑说。

虽然只有52个孩子的学校,但课表上课程开设齐全,音乐体育美术每个年级都开设了,国学经典课程也在其列。复式班教学,教学任务繁重,但王值军安排得当,讲课认真,学生成绩优异。2008年,崇阳县全县抽考,王值军所带年级名列全县第三。近几年,他的班级在全镇也是一二名。

教学点旁边住着一位80岁的王奶奶,儿孙都在外地打工。每天空余的时候,王值军给老人挑水,有时候把学生带过去陪老人说说话,摘摘菜,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遇到大雨或者大雾天气,学生无法回家,王值军便带着四、五个男生睡觉,女孩子就在老奶奶家睡。

“库区的孩子很纯朴、懂事,遇事只要讲道理,同时通过《弟子规》、《三字经》中的小故事,告诉他们人生哲理。”王值军说,“他们对王奶奶很好,这就是现实的传统美德教育。”

“别看这个小学校,还出了三十几个大学生,王丹考上了武汉科技大学,王淼考上了南昌大学,李哲考上了武汉大学,王哲考上了哈尔滨大学……”说到这些学生的时候,王值军脸上充满了自豪,以前交通闭塞,大山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把每一位孩子送出深山,告别贫困,让他们在更广阔的天空翱翔是他的梦想。希望莘莘学子学成归来,造福家乡,把家乡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才是他和孩子们共同的梦。

现在盘山教学点还依稀看到“崇阳县大泉乡盘山小学”的牌匾和放置在操场上的小木船、铁船,锈迹斑斑,破旧不堪,已经成为师生弥足珍贵的记忆。也正是这条承载着孩子们梦想和王值军希望的船,王值军二十六年摆渡不止,共同驶向美好的明天……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他不断努力的方向。”这是央视记者对他的肯定。

“廿载留孤岛,勤送学生登彼岸;一心系讲台,全将热血献他人。”这是省楹联学会皮治洪对王值军的高度评价。

王值军,男,中共党员, 45岁,1976年3月出生,201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崇阳县高枧乡桃花村四组人,1995年毕业于蒲圻师范学校,1995年毕业后一直远离家乡,无怨无愧地扎根在青山库区深处的湘鄂赣三省交界的盘山村教学点工作。26载,默默坚守,无怨无悔,以校立家,在库区深处坚守“一师一校一班”的“三一”学校。一贯勤恳敬业,爱生如子,工作务实,勤俭持校。在26年青山库区盘山教学点任教期间,让一个只有800多村民,几乎没有初中生的库区深处小山村培养出30多名大学生,其中武汉大学的,汉江师范大学的,苏州大学的……让一个只有3个学生教学点成长为50多人的教学点,赢得青山库区村民的一致称赞和高度信任, 让每一个库区乡村儿童成为最好的自己,为青山库区教育奉献自己全部青春。

1997年荣获青山镇政府“先进教学工作者”;

2002年荣获青山镇政府“优秀教师”;

2005年荣获青山镇政府“先进教师”;

2007年荣获崇阳县“小学语文优秀教师”;

2010年荣获崇阳县政府“十佳师德标兵”;

2012年荣获咸宁市政府“模范农村教师”;

2015年崇阳电视台“孤岛上的坚守”王值军专题片;

2016年湖北省电视台“坚守库岛的摆渡人”王值军专题片;

2017年央视1、13台朝闻天下“大山里的摆渡老师”王值军专题片;

2017年荣获湖北省“荆楚楷模”;

2017年荣获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

2017年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7年荣获湖北省“南鄂楷模”;

2018年荣获咸宁市政府“新时代最美咸宁人”称号;

2018年荣获省政府专项津贴基层一线人才;

2020年荣获“全国马云乡村教师奖;

2020年荣获咸宁市政府“敬业奉献模范奖。


编辑:zhusijia

上一篇: 崇阳这对身患绝症的农村夫妇 期待医保帮扶 盼望好人救助
下一篇: 【我为群众办实事】崇阳县法院:花甲老人对簿公堂,巡回审判化解兄弟间隙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