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崇阳新闻 >> 正文

崇阳县高枧乡发展中药材产业走笔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1-12-08 11:34

高枧芍药花 沈小龙 摄

蓝莓基地

套种中药材

中药材育苗基地

中药材粗加工

中药材基地

中药材基地建设热浪滚滚,村民们抢种药材热火朝天。

行走在冬日里的高枧,一派澎湃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活力。

当前,中药材产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最佳机遇期。全县正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做大做强医养健康产业。面对机遇,高枧党委书记刘素兵说,必须抢抓机遇破冰突围,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党支部+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林药结合、果药结合、药药结合……一系列组合拳,目前该乡中药材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产业带日渐形成,产业支撑能力增强,个性化日渐突出,农户增收逐日提升。

昔日山旮旯,今朝展新颜。

企业带动 打造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

“芍药块茎上的这些红色‘花苞’都是它的芽点,种下去之后明年就会萌发,大家在切块茎的时候注意不要伤到它,种下去的时候还要注意覆土10公分以上……”12月2日,记者在森和集团中药材种植基地见到,该集团负责人刘东正在向村民强调芍药套种的注意事项。

森和集团是浙江杭州的一家企业,前几年通过招商引资到高枧乡来投资建设农业基地项目,在高枧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森和集团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了400多亩地,最初主要是种植蓝莓、沃柑、杨梅等。

“我一直在琢磨如何将土地效益发挥到最好。”刘东告诉记者,基地建成后,他发现单独种植蓝莓等作物收益率不高,比如蓝莓基地只有每年端午节前后40天左右的时间可以采摘果实,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没有收益的。

去年,听说政府鼓励种植中药材,刘东赶紧向乡里申报了项目。

“我觉得政府的政策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和,趁着东风来了,我就赶紧往地里填上了药材。”刘东得意地向记者介绍,“像黄精、芍药这种块根块茎入药的中药材,可以套种在蓝莓树、沃柑树和杨梅树的下面,它们互相不会影响,这样的话就相当于一亩地当两亩地用,不仅地上可以收获果实,地下还能收获中药材。”

蓝莓地里一片繁忙,另一边的沃柑地里,也忙活开了。村民们正在按设定的种植密度给芍药种植穴定位,为种植芍药做准备。“沃柑地里的芍药种植密度,都是经过仔细计算的。”刘东说,等明年芍药开了花,无论从纵向看还是横向看,都非常美丽,再加上沃柑挂果之后,场面将会十分壮观。

“下一步,我打算把200亩杨梅基地也全部种上芍药。”刘东告诉记者。对于中药材的种植,他还有更大的憧憬。芍药别名花中宰相,因其开花与牡丹十分相似,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将来他准备进一步开发生态观光旅游业,把自己的好风景“卖”出去,把高枧乡的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望着正在套种药材的农业基地,刘东心中充满期待,脸上也洋溢着笑容。

村组联动 培育壮大中药材产业经济

过去,受交通条件的制约,石咀村村民们出趟山来回都要走上半天,经济发展滞后,全靠种庄稼过活,没什么产业,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石咀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采取土地流转、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硬化田间道路、成立专业合作社等措施,吸引村民100余人加入合作社发展中药材产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发家致富,培育出有生机、有活力的新型集体经济体,2020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8万元。

为了使特色种植业提档升级,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石咀村在县农业农村局科学指导和高枧乡精心谋划下,决定引进黄精、白芍等中药材种植项目。该项目自3月底开始筹划,先后前往开封尉氏、安徽亳州考察学习中草药种植技术。经多方论证,4月初,石咀村与湖北康养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正式确定引进适合本地土壤、易于管理、经济效益高的黄精、白芍等中药材,规划在石咀村3组和石子岭等打造1600亩药材基地。项目完工后,预计每年可增收100万元,村集体可分红10万元以上。截止目前,已完成栽种面积1000亩,预计12月下旬可全部栽植完毕。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我们要想方设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村活力,使村庄更美、农民更富、产业更旺,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石咀村党支部书记廖胜明自信地说。

干群互动 全民共享中药材发展成果

有了政策东风,来了示范基地,村委带头种植。一股发展中药材生产的热潮在高枧的山山坳坳中涌动,中草药种植面积日趋增大。

在高枧村8组,村民王平生正在自己的药材基地上忙活着。“我这地里种的都是黄精,黄精喜湿怕干,需要注意好水分,要经常保持湿润,明年就可以挖出来了……”一说到中药材,他滔滔不绝。

王平生一家2口人,弟弟常年外出务工,他则在家种地务农,地里的作物经济效益不高,蹉跎了半辈子岁月,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

改变源于精准脱贫和该乡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决心。

自从该乡引进森和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以来,他就在基地上务工,月收入2000元左右,一年仅务工收入就达1万多元。通过在药材基地上务工,王平生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还积累了一些药材种植方面的基础经验。这两年,他把自家承包的5亩土地全部种上了黄精。

“在森和公司的技术服务和销路支持下,目前黄精长势喜人,预计明年就可以收成了,按照亩产干货1500斤,可增收15万元。”一边算着这笔经济账,王平生的脸上也露出了憨厚而又幸福的笑容。

同样因为种植药材致富的故事还发生在义源村七组村民黄能斌身上。

黄能斌全家5口人,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黄能斌在乡、村干部及驻村帮扶责任人的支持鼓励下,和妻子创办了理仁专业合作社,主要发展中药材种植和生态林种植。

如今,黄能斌已经种植中药材50余亩。“跟着政府干,围着市场转,赚钱不难。”黄能斌不仅自己率先脱贫,还带动当地群众就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导群众投资投劳,共同致富奔小康。2020年,黄能斌荣获“崇阳脱贫之星”。

走访结束时,高枧乡党委书记刘素兵告诉记者,下一步的发展设想是推动合作社、基地与加工企业、专业市场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药农市场议价能力,实现订单种植、合同销售,走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在中药材增收的同时,充分挖掘中药在服务地方旅游等方面的潜力,以红色沃土、青山绿水为底,中药为媒,打造“听红色故事、赏千亩花药、游美丽乡村”的文旅品牌。

全媒体记者 陶然 通讯员 李杭 蔡旻高 庞浩


编辑:zhusijia

上一篇: 崇阳县铜钟乡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纪实
下一篇: 崇阳县烟草专卖局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