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请您结合全市“新春第一会”精神,谈谈崇阳如何担负使命任务?
郑俊华:咸宁市“新春第一会”明确了全市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强调要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和自然生态公园城市。这为崇阳县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指明了发展方向。
“新春第一会”精神的核心是聚焦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动咸宁在武汉都市圈中发挥更大作用。崇阳作为咸宁的生态大县、农业强县和特色产业县,要立足资源禀赋,找准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各项部署落地见效,为湖北建成支点贡献崇阳力量。
记者:请问具体将从哪些方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郑俊华:崇阳将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找准“进”的方向,盯住“高”的目标,从五个“聚焦”来精准落实:
一是聚焦产业转型,以龙头引领推动集群发展。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命脉,要全流程、全要素服务保障,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发展基础;
二是聚焦动力培育,以机制创新推动质效变革。要全面深化改革,提振市场消费,推进科技创新,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三是聚焦能级提升,以强县工程推动城乡融合。要推进县城品质提升,推进园区产城融合,推进乡村和美发展,坚持强县城、活乡村,促进城乡发展双促进、双提升;
四是聚焦民生保障,以补短提标推动幸福提升。要增进民生福祉,发展民生事业,守好安全底线,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着力建设幸福崇阳;
五是聚焦党的建设,以强基固本推动示范引领。要夯实基层基础,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党建引领,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效,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
记者:在培育主导产业方面,崇阳将如何突破?
郑俊华:崇阳将深度对接咸宁市“5+4”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大健康、食品饮料、新型建材三大主导产业,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两大新兴(未来)产业,全面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依托稳健、正大、麦鑫利、润阳、彰辰等重点企业,建立完善供应链平台体系,以线上线下融合汇聚生产和服务要素、促进供需对接。要大力实施产业三年倍增计划,采取超常规举措,确保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达目标、五年五大产业全部过百亿。同时,要全力做强项目支撑。抢抓政策机遇,谋划一批立县强县的大项目,县级层面由发改局牵头,至少谋划一个货真价实的百亿级项目,各乡镇至少谋划一个货真价实的十亿级项目。大力实施“三线并进”工作机制,树立“项目为王”实绩导向,系统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引进亿元项目20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同时,大力开展营商环境提质进位年活动,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促进营商环境更优、发展磁场更强、市场活力更足、社会创造力更充沛。
(本报记者 马丽娅)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电”亮元宵节 护万家灯火 国网崇阳县供电公司保电忙
下一篇:
集中签约 活动搭台 亲情招商 崇阳招商引资再加速
本报评论员朱哲主导产业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带动作用。市委五届四次全...
3月27日,崇阳县桂花泉镇雷竹产业园,当地工人正在采挖春笋。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夏正锋特约记者汪佳通讯员兰水月摄。
该村对有发展产业、有就业意向的脱贫户、监测户组织技能培训,上半年已开办一期技术培训班,培训脱贫户、监测户35户52人。
渡普镇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农业技能提升培训活动,为进一步推动该镇三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杨军在全市拼搏赶超2023年第3次会议上要求铆足干劲抓项目提速快干促发展咸宁网讯记者吴文谨报道:5月24日,全市拼搏赶超2023...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认定名单,我省潜江市熊口镇(虾稻)、洪湖市万全镇(莲藕)...
同时,嘉鱼县大力盘活园区土地,通过政府收购、破产重组、协议置换等方式腾笼换鸟,退出僵尸企业16家,清理债务30亿元,盘活...
咸宁网讯记者姜明助报道:11月9日,全市产业发展专题会议召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没有产业支撑,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高质量发展。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把大健康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按照全生命周...
市领导杨良锋、吴刚、吴晓波、李丽、熊享涛,咸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福卿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