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理发、代购药品、心理疏导……在崇阳,一份份“心愿盲盒”正悄然传递着温暖。今年,崇阳县委社会工作部创新推出“志愿服务心愿盲盒”活动,老弱病残孕群体只需将自己的微小心愿发送至“崇阳社会工作”公众号后,就会经过数字化平台精准匹配,化作志愿者手机里的使命召唤。
精准对接:你的心愿,我来实现
“我想要一把锋利的菜刀,年纪大了,自己磨不动了。”“希望能有人陪我聊聊天,最近心里闷得慌。”“家里老人腿脚不便,能否帮忙买点药?” ……打开“崇阳社会工作”公众号,132份微心愿汇成的清单赫然在目。
“我们通过线上发布、线下服务模式,让需求精准对接,让爱心有的放矢。”崇阳县委社会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志愿者实名认领心愿,完成后以“图片+文字”形式打卡,还能抽取盲盒奖励。每月晒单量前3名更可获得额外奖励,形成“做好事、受鼓励、再奉献”的良性循环。
4月7日,该县爱心义工协会的汪丛英、沙坪镇机关志愿者吴昕仪、助残志愿者协会陈勋因服务突出荣登榜单。但他们说:“真正的奖励,是看到受助人脸上的笑容。”
双向奔赴:小小心愿,点亮希望
大集社区的刘奶奶腿脚不便,孙女替她在平台上发布了“代购药品”的心愿。志愿者小李接单后,不仅送药上门,还主动帮忙打扫卫生、修剪指甲。刘奶奶拉着他的手说:“你们比亲人还贴心!”
类似的温情故事不断上演——
一位焦虑的孕妇得到心理志愿者的专业疏导后,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
残障青年小王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第一次和远方的朋友进行视频通话;
独居老人收到志愿者送来的热乎饭菜,笑着说:“这味道,像极了家里孩子做的。”
每一份心愿的实现,都是一次温暖的“双向奔赴”。志愿者在付出中收获感动,受助者在关爱中重燃希望。
人人参与:涓涓善意,汇流成河
活动不仅惠及弱势群体,更激发了全民参与的公益热情。志愿者汪丛英说:“‘心愿盲盒’让我们看到最真实的需求,每一份付出都有回响。”受益者家属张先生感慨:“这些微小的帮助,让我们的生活多了光亮。”
通过公众号、短视频等传播,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志愿者行列。理发师主动报名为老人免费剪发,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陪护孤寡老人,企业员工组队参与社区服务……崇阳的“心愿地图”正被更多的爱心点亮。
截至4月3日,崇阳县“志愿服务心愿盲盒”活动已累计完成132份心愿,11个志愿者协会和机关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
学雷锋月虽已过去,但崇阳的志愿服务从未止步。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心愿盲盒”将作为常态化项目持续至今年年底,未来将拓展服务类型、优化平台功能,并联动更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他呼吁:“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雷锋精神的传承者,让崇阳的温暖故事一直写下去。”
微光虽小,汇聚成炬。132份心愿盲盒,132次爱心接力,崇阳人正用行动证明——雷锋精神,从未远离;人间温情,永远可期。
记者手记:
崇阳人以“盲盒”为媒,将雷锋精神的时代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巧妙融合。这些看似微小的心愿,却承载着老弱病残孕群体的殷切期盼,也凝聚着志愿者的无私善意。
当每个心愿被温柔托起,当每份善意找到归处,这座千年古县正用最生动的笔触,在新时代的文明长卷上书写“人人向善”的隽永篇章。
咸宁日报记者 马丽娅 通讯员 王依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崇阳职校组织学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 筑牢校园禁毒防线
(1)毕业合影1989届三.1993年3月,不甘心的他找亲戚借100元钱路费只身一人来到广东打拼,在深圳宝安区石岩一电子厂从品质组...
咸宁网讯通讯员樊梦娜、刘智利报道:今年5月15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30条”中,多个点位与税务机关...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丁琼报道:18日, 58同镇崇阳县信息扶贫服务中心建成投入运行,这是58同镇全国第六家、也是湖北省...
咸宁网讯 (记者叶和平通讯员罗奇) “真没想到,原本是3个月的拆迁工程,不到一个月就拆迁到位了,进入了土地平整和规划设...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钱远宗介绍,此次增殖放流是落实长江十年禁捕,保护西凉湖水生态的有效措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作为插花扶贫县, 2018年底,嘉鱼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那一年,因家大口阔而被评为贫困户的程贤功,通过仔细考察、...
咸宁网讯 通讯员 林立:为确保咸宁城区学校长期未启用的供水管网水质安全,打造校园“放心水”。为确保本次开学季校园水质...
崇阳县第三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仪式崇阳县文体中心崇阳县中小企业孵化园湖北大集重型钢结构制造生产线国文 摄湖北领智年产30万...
咸宁网讯通讯员葛国华、刘智利报道:今年的疫情,让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她介绍,自己原来在浙...
咸宁网讯通讯员王进报道:8月25日,崇阳县天城镇河田村李女士,多声谢谢,感谢崇阳县市场监管局、县消委会为她家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