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全媒体记者陶然、甘源、通讯员陈也报道:6月30日清晨,桂花泉镇东源村12组的山林间,早已热闹非凡。村民们正忙着在林下栽种黄精种苗,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
“今天在这里栽黄精,一天来了十几人,每人每天能挣140元。”村民赵望梅告诉记者。
崇阳县桂花泉镇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气候温和、土质肥沃,坡度25°以下的适宜林地面积达32467.8亩,其中特别适合种植黄精的林地超8000亩,发展潜力巨大。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村民吴定明毅然投身林下黄精种植产业。
桂花泉镇东源村12组基地负责人吴定明:“一天大概是20多个人在这里栽黄精种苗,一天能栽70亩左右,计划栽种2000至3000亩。”
在桂花泉镇双港村的林下黄精种植基地,同样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株株黄精长势喜人,当地群众手持锄头,认真做好黄精的管护工作。
村民孙四牛随手挖出其中的一株黄精,只见根系发达、结节膨大,一看就是品质上乘的佳品。孙四牛指着黄精根茎告诉记者:“明年这里就可以长出两个,最少长出8个这么大的,这株到明年后年卖的话就这一个最少是30元。”
据孙四牛介绍,这片山林曾遍布野生黄精,这恰恰证明了当地是黄精生长的“天然温床”。自2010年起,他便开始上山采挖野生黄精进行零星种植,在不断摸索中逐步掌握了种植技术。如今,他的黄精种植规模已近40亩,每年都能轮换采挖销售,稳定增收3万多元。
孙四牛说:“我种的黄精根本不愁销路,我儿子从网上全部卖出去了,价格卖得最高的800元一斤。”
近年来,崇阳县桂花泉镇锚定林下中药材产业,通过大力推广黄精等品种,全力打造区域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将其培育为特色主导产业与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
目前,全镇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3000余亩,其中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1310亩,“山上有林、林下遍地是黄精”的生态产业画卷正徐徐展开。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崇阳无人机“飞播” 按下水稻种植快进键
下一篇:
郑俊华主持召开全县村集体经济暨林下中药材发展工作推进会议时要求 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咸宁网讯通讯员何京报道:3月25日,通城县2021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早春行”现场签约活动在康悦酒店举行。据了解, 2020年金...
与会人员先后到铜钟乡清水中药材产业园、天城镇蛤蟆石中药材基地、桂花泉镇东源中药材基地等地,通过现场观摩、实地查看、现...
咸宁网讯通讯员吴宏军、余大明、曾毅报道:近年来,崇阳县铜钟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黄沚瞻报道:6月22日,崇阳县召开中药材产业现场推进会。会议要求,要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中药材及大健康...
咸宁网讯通讯员黄沚瞻报道:7月12日,崇阳县召开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会,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进一步保护珍贵野生中药...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王勃报道:7月8日,崇阳县委书记、县长郑俊华深入到天城镇、青山镇、白霓镇调研防汛备汛、乡村振兴工作,强...
徐望对与会专家学者一行来崇考察中药材产业表示感谢,表示将坚持产学研结合,将中药材产业与医疗养生、生态旅游等进行有机融...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甘源、陶然报道:11月3日,县委书记郑俊华、县长徐望率队深入全县部分乡镇,就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开展专题...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陈君益报道:12月10日,澳门中药业公会会长关树权率考察团到崇阳县考察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并将携带崇阳...
咸宁网讯记者谭宏宇报道:3月8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良锋带领相关单位负责人到通城县实地走访重点中药材产业项目,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