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在崇阳沙坪镇的青山脚下,一座现代化的食品厂内飘散着腊肉特有的醇香。这里,是江苏人南成强扎根崇阳的创业基地。从腌菜小作坊到小康车间,从异乡打工人到“崇阳女婿”,他不仅用双手编织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更以崇阳“土味”为钥匙,打开了当地群众致富的大门,让深山的味道香飘四方。
扎根崇阳 从异乡漂泊到沙坪创业
2015年,南成强与崇阳本地姑娘艾素芳结为夫妻。此前,两人都在外地打工,尝尽漂泊之苦。2017年,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回到崇阳县沙坪镇。南成强发现,崇阳人世代相传的腌菜手艺独特醇厚,而妻子对本地食材与风味的熟悉,让他看到了机遇。夫妻二人租下简陋民房,创办“昊师傅土特产店”,从腌菜、泡椒做起。每日凌晨采购新鲜食材,手工腌制,靠口碑积累客户。尽管条件艰苦,但南成强坚信:“崇阳的‘土味’里有商机,只要用心做,一定能闯出名堂。”
破局创新 从传统腊肉到现代化生产
2019年,南成强将目光投向崇阳腊肉。传统熏制法烟大灰多,效率低下,他决心改良工艺。经过反复试验,他研发出封闭空间熏制技术:以本地果木为燃料,密闭熏烤,既保留腊肉醇香,又环保卫生。这一创新让产品迅速走红,但店面狭小限制了品类拓展。2021年,在镇政府支持下,南成强投资建设昊帆食品厂。2023年5月,现代化厂房投产,配备先进生产线与质检实验室,腊肉、卤味花生、干辣椒等十余款产品相继问世。目前,工厂的月营业额已突破20万元。南成强注册“沙坪昊师傅”商标,并坚持“零添加、纯手工”,原料取自本地生态种植蔬菜与散养土猪,为品牌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精准助农 从“小康车间”到乡村振兴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南成强深知,要让崇阳“土味”走得更远,需带动乡亲共同致富。昊帆食品厂优先招聘贫困户,提供技能培训与稳定岗位。车间里,二十余名工人大多来自周边乡村,每月收入3000元以上。李大娘因在家照顾孙儿无法外出务工,如今在厂里负责食品腌制,她感慨地说:“成强不仅教我手艺,还帮我解决生活难题,日子终于有盼头了!”昊帆食品厂车间被授予“小康车间”称号,南成强也获评“联农带农带头人”。在生产过程中,他优先采购本地农户的优质食材,如猪肉、辣椒、藠头等,既保证了原料的品质,又帮助农户增加了收入。这种“企业+农户”的模式,让更多的乡亲能够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文化传承 从深山味道到品牌创新
南成强始终认为,崇阳“土味”是文化的载体。他深挖传统工艺,立冬后按古法腌制腊肉,中秋制作本地特色的白芝麻、黑芝麻馅月饼,端午制作本土特色腊肉咸蛋黄粽。每逢过节,南成强还会把店里的食品免费送给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如今的南成强,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迷茫的异乡打工者。他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让崇阳的“土味”不仅飘向商超、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更成为一张亮丽的地域名片。
“我不是崇阳人,但崇阳是我的家。我要让更多人品尝这份味道,记住这片山水。”从江苏到崇阳,从腌菜小作坊到现代化扶贫车间,南成强用17年的坚守与创新,让异乡成为故乡,让“土味”转化生金。他的故事,是无数创业者奋斗的缩影,更是乡村振兴浪潮中生动的注脚。未来,他将继续深耕这片土地,以崇阳味道为纽带,带领更多乡亲增收致富,让深山的“土味”香飘万家,让异乡人的“根”扎得更深。
全媒体记者 胡昊宇 通讯员 洪玲
编辑:zhusijia
上一篇:
传承红色血脉 缅怀抗战英烈 —— 记甘南相烈士的革命征程与家风延续
下一篇:
崇阳10岁女孩误吞1元硬币 返乡“85后”医生3分钟成功取出
(1)毕业合影1989届三.1993年3月,不甘心的他找亲戚借100元钱路费只身一人来到广东打拼,在深圳宝安区石岩一电子厂从品质组...
咸宁网讯通讯员樊梦娜、刘智利报道:今年5月15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30条”中,多个点位与税务机关...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丁琼报道:18日, 58同镇崇阳县信息扶贫服务中心建成投入运行,这是58同镇全国第六家、也是湖北省...
咸宁网讯 (记者叶和平通讯员罗奇) “真没想到,原本是3个月的拆迁工程,不到一个月就拆迁到位了,进入了土地平整和规划设...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钱远宗介绍,此次增殖放流是落实长江十年禁捕,保护西凉湖水生态的有效措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作为插花扶贫县, 2018年底,嘉鱼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那一年,因家大口阔而被评为贫困户的程贤功,通过仔细考察、...
咸宁网讯 通讯员 林立:为确保咸宁城区学校长期未启用的供水管网水质安全,打造校园“放心水”。为确保本次开学季校园水质...
崇阳县第三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仪式崇阳县文体中心崇阳县中小企业孵化园湖北大集重型钢结构制造生产线国文 摄湖北领智年产30万...
咸宁网讯通讯员葛国华、刘智利报道:今年的疫情,让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她介绍,自己原来在浙...
咸宁网讯通讯员王进报道:8月25日,崇阳县天城镇河田村李女士,多声谢谢,感谢崇阳县市场监管局、县消委会为她家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