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全媒体记者田明、见习记者王蓓蓓报道:9月23日,崇阳县举行2025年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启动仪式,崇阳多家高分子材料企业以此为契机“抱团”取暖,通过集群化发展打破单打独斗格局,此举不仅为企业搭建起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平台,更将激活崇阳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新动能,助力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改性聚酰胺(PA)、聚丙烯(PP)等新型改性塑料凭借高强度、耐磨损、抗腐蚀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接插件、工程机械结构件等领域。位于崇阳高分子产业园区内的湖北彰宸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改性聚酰胺(PA)、聚丙烯(PP)等改性塑料,在原料端与上游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建立了原材料供应关系,利用再生资源公司回收来的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经过分解处理之后形成再生塑料颗粒,再进行进一步加工。
湖北彰宸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红元表示:“我们的产能大概有每年8万吨,占地200亩,基于这么大的一个产能,我们正在积极吸引产业的上下游参与我们共建崇阳的高端产业,目前我们已经吸收了上游一家塑料回收企业,下游有两家制鞋的企业。”
眼下,园区内的湖北林科鞋业有限公司和湖北军盛制鞋工业有限公司已经顺利投产,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各条生产线上紧张忙碌,原材料经过特定的生产模具后便加工成型,有胶鞋、劳保鞋、工装鞋、步鞋等鞋类。目前,两家下游制鞋企业已经引入9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将年产2000万双鞋。
湖北军盛制鞋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红强说:“这款鞋子是目前老百姓使用量比较大的一款防水鞋,鞋面采用黑棉布,内部的海绵是PVC材料做成的。随着新型材料日益增多,现在整个行业都把以前的传统工艺的硫化鞋改为了以PVC为主的塑料鞋,鞋子美观度、光泽度都比以前要漂亮,穿起来更结实、更耐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源头革新既实现了“变废为宝”的资源高效循环,又让企业的产品更具成本优势,这种上下游企业的优势互补让产业在生态与经济协同中找到了良性发展出路。产业链上的各家企业将创新贯穿于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市场拓展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研发,让企业生产的改性塑料产品在强度、耐热性、耐腐蚀性等方面实现突破,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目前,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显现,除了制鞋企业,园区内生产的各类PP新材料凭借轻量化、耐化学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外壳等领域,上下游企业通过原材料研发、改性加工、终端应用的协同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生产效率提升,构建起完整且高效的产业链条。崇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也主动作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供税收优惠、简化审批流程、扶持人才引进等政策支持,为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及整个产业集群的稳健发展筑牢保障,进一步强化了产业协同发展的动能。
编辑:zhusijia
上一篇:
郑俊华调研全县重点项目建设
下一篇:
崇阳106国道石城至肖岭段改扩建工程加速推进
咸宁入围2018年度湖北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的12个产业集群分别是:咸宁市机电产业集群、咸宁市咸安区苎麻纺织产业集群、咸宁市...
”市经信委副主任周鸿告诉记者,近三年来,我市积极抢抓国家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发展特色小镇的政...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通讯员黄振宇报道:5日,记者在崇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北众盼科技包装有限公司车间内看到...
日前,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334”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
加快形成推动全市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政策、标准、统计和绩效评价等体系,将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效果纳入...
《实施意见》还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强产业研究、加大政策扶持、形成发展合力等方面,对组织保障工作作出明确安排,推动“334”...
通过突出医养结合亮点,重振温泉康养品牌,扩大生物医药规模,将“药、养、游”培育成为全区经济重要增长点,使全区生命健康...
培育“赤壁青砖茶”等区域品牌,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支持红牛、元气森林等龙头企业扩能升级。
咸宁网讯记者吴青朋、通讯员朱睿报道:2月26日, ,今年全市食品饮料产业产值计划实现420亿元。
以“大园区”理念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享,提供“拎包入驻”服务,近三年政府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36.4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