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里,村支书只是一个“九品芝麻官”,但嘉鱼县新街镇王家月村的村支部书记张天赐却把这个“芝麻小官”看得很重。
6月29日,记者见到张天赐时,他正在为村里扩大蔬菜大棚面积跑前跑后,忙着协调。“要增加村民收入,就要扩大种植规模,形成标准化蔬菜基地。”这番话道出了张天赐内心的一个秘密。
王家月村地处平畈,原本集体经济薄弱,村容村貌破败不堪。2004年,张天赐刚上任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认认真真做几件实事,改变王家月村的面貌。
想致富,先修路。2009年8月,王家月村5组村民强烈要求修建张家墩路,但这条路没有列入修建计划,张天赐二话不说,主动捐资2300元用于修路。在他的带动下,村民踊跃捐资5万余元,并发动在外经商的老板捐资近3万元。现在,该村通中路、陈家路、肖码路等11条路均已完工,村里四通八达,外地商贩络绎不绝。
中央惠农政策出台后,张天赐立即召开村组干部会,要求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如今,该村每年新增蔬菜面积1000亩,达到6300余亩,仅蔬菜一项去年人均增收110元,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张天赐还把村民当亲人。遇到村民有难事,他都乐于帮助。7组农妇秦自贵,丈夫去逝,一个人抚养两个孩子,生活非常困难,张天赐听说后,上门捐资200元,并表示以后每月给予100元资助。5组村民罗国兵、6组村民熊刚华身患癌症,张天赐听后分别给予400元和300元的救助。
“现在我们的生活,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这多亏了张书记,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村民们的眼中,张书记是个“实在人”,干的也是“实在事”。(记者 王恬 通讯员 张京炜 熊铁山)
新闻点评:
身边的典型最可学
在通城县北港镇,回归创业党员卢亚甫解决乡亲就业问题,出资修路,向贫困乡亲伸援手;无职党员李平下岗后坚持创业,帮扶困难党员和群众,赞助社区公益事业;他们被评为身边党员标兵。
在嘉鱼县新街镇王家月村,村支部书记张天赐组织村民扩大蔬菜种植,带头捐款修路,帮助困难群众。在群众眼里,他是个“实在人”,干的也是“实在事”。
回归创业党员卢亚甫、无职党员李平、村支部书记张天赐,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他们是平凡的人,从事的是平凡的工作。但他们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处处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先进性。
正因为有他们的辛勤付出,我们的社会才有了更多欢乐与方便,才有了更多温暖与感动,才有了更快的进步与和谐。
我们要学习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奋发有为、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立足本职做贡献的亲民作风。
身边的典型最感人。我们要向身边的优秀党员学习,担难担责,创新创业,争做践行咸宁梦的带头人。(王莉敏)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