簰洲湾,又叫“西流湾”。滚滚东流的长江水在此迂回盘旋,向西回头30里,仿佛是对三千年悠远历史的眷恋,又似三国美女二乔的顾若神盼。
说起簰洲湾的美食,最让人津津乐道、流连忘返的当属簰洲圆子。
簰洲湾水草丰美,鱼鲜而肥,用簰洲湾的鱼与水做出的圆子,晶莹剔透、清香四溢,有“黄金白玉兜,玉珠浴清流”之美誉。
相传春秋时,楚文王爱吃鱼,又怕鱼刺,于是差人到簰洲湾一代找来名厨,将鱼头、鱼尾、鱼骨、鱼皮、鱼红一一剔除,只保留嫩白的鱼肉,加上一些佐料,以独特的手法做成鱼圆,文王吃后龙颜大悦。后来明世宗朱厚熜巡视江南又吃到簰洲鱼圆,回味无穷,于是簰洲圆子作为宫廷贡品流传下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的簰洲湾圆子也早已流入到了百姓人家,成为家喻户晓美食。在当地,最为有名的要属嘉安集团的“西流湾”簰洲圆子。
“西流湾”簰洲圆子秉承着千年的技艺,又别具匠心的继承发展,如今已传承至第十二代。做圆子前,师傅会取材8斤以上的鲜活大草鱼做成鱼糜作为主料,加上鲜肉、葱、姜、鸡蛋清等佐料进行手工加工。
在荆楚一带,吃圆子意味着团团圆圆,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或宴请宾客酒席上都要上一盘圆子。旧时酒席上的圆子是要带回家孝敬给老人吃的,以敬孝道,如今传统仍然完好地保存着,圆子上席后,主人夹上一颗圆子,让老人先吃、或是最尊贵客人先吃。当圆子入口,静静的咀嚼,轻轻的回味,清香绵弹冲击着味蕾,和美的韵味绕上了心头,那些用言语无法言表的美好的祝福,都在那一颗热气腾腾的圆子里升腾,圆子,俨然成为了联系着亲情、友情的纽带。
如今嘉安集团的“西流湾”簰洲圆子,已成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级的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嘉鱼响亮的名片。游嘉鱼,吃圆子成为继承民风民俗,享受非物质文化,发扬传统美德的一种精神载体。冬逝春至,时光轮转,沧海桑田,簰洲圆子从千年走来,也会一步步走向世界。
(危于雷)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没收鱼竿现场销毁 嘉鱼严厉打击非法垂钓行为
咸宁网讯通讯员熊熙报道: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嘉鱼县“簰洲圆子制作技艺”成...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报市长江防汛前线指挥部电记者谭昌强、特约记者龙钰报道:“尽管每天损失过万,我不后悔这个选择。”7月17日...
咸宁网讯通讯员林立:入汛以来,受持续降雨影响,咸宁汛情严峻。7月28日,联合水务咸宁区域总经理陶瑛,咸宁联合水务有限公司...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市长江防汛前线指挥部电记者谭昌强、通讯员吴华斌报道:7月22日下午18时许,咸宁联通公司投资近10万元,在嘉...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长江防汛前线指挥部电记者谭昌强特约记者江开群报道:“我们不回来,谁防汛?”12日,在嘉鱼簰洲大堤中堡村...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簰洲湾镇积极开展长江...
7月31日,无人机拍摄的嘉鱼县簰洲湾大堤,犹如一条巨龙锁住滔滔江水,蜿蜒伸向远方。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袁灿特约记者江开群摄。
通讯员张育明刘爽“除草我们在行,支援簰洲湾江堤除草工作,为防汛做贡献,我们很荣幸啊。”7月20日,清晨七点,天气已经开始...
通讯员张育明刘爽“除草我们在行,支援簰洲湾江堤除草工作,为防汛做贡献,我们很荣幸啊。”7月20日,清晨七点,天气已经开始...
县人大常委会发出了《致全县人大代表的一封信》,号召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加抗洪抢险、防汛值守、巡堤查险等工作,当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