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鱼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水土资源,以“蔬菜+水产”双轮驱动农业现代化。43家农业龙头企业的集群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27亿元,实现农业“接二连三”的增值奇迹。3000名产业工人支撑着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重塑,让“嘉鱼制造”既保留着长江流域的生态基因,又注入了工业文明的创新密码,推动“小特产”成长为“大产业”,谱写乡村振兴的产业升级故事。
长江沃土孕育“蔬”经济
近日,位于鱼岳镇南门湖村的华军蔬菜种植农场的大棚内,基地负责人尹华军正在查看绿皮茄子的生长情况。挂满枝头的绿皮茄子个大饱满、颜色鲜亮,长势喜人。
“这种绿皮茄子学名叫珍绿茄子,今年是第一年试种,面积有20余亩,已经收获两批了,当前是第三批挂果,销售情况还不错。”尹华军介绍,珍绿茄子的最大特点是采摘后不容易“老”,可以长时间保持完美的口感,方便远途运输。同时,产量高,果实个头最大可达到五至六斤。
“村里的蔬菜种植合作社与湖北浔味堂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种植了包括珍绿茄子、水果玉米在内的多种蔬菜共计500亩,在定量供给企业之余,还销往武汉等周边市场。”南门湖村党支部书记赵江华表示。
优质原料驱动了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发展。在湖北联创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一台台生产设备正高速运转,莲子的清香扑鼻而来。
据介绍,该公司莲子加工产能及市场占有率均排名全国前列,莲子加工自动化程度、智能化程度及技术先进性均达到全国莲子加工行业领先水平。2023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1项专利,通过技术改造将不良品率从8%降到4%,壳莲加工能力由每年的3000吨提高到10000吨。
泡藕带、泡藕片、藕粉、藕夹……走进湖北嘉珍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展厅内的莲藕产品琳琅满目。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公司已完成产值5000余万元。
“我们拥有6条全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已经成功开发出了15个系列52种莲藕加工品种。”该公司董事长桂爽鑫介绍,目前产品覆盖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知名品牌的供应商。
从南门湖村田间地头的优质蔬菜种植,到联创食品、嘉珍生态农业等龙头企业在精深加工与品牌塑造上的持续发力,嘉鱼蔬菜产业链条日益完善,效益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嘉鱼县有规模以上蔬菜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完成加工总产值5.2亿元,带动就业3000人。通过“应加工、尽加工,宜精深、全精深”战略,推动产业由初级向精深延伸,延链补链强链成效显著:企业竞争力增强、菜农增收、品牌影响力扩大。
江湖馈赠成就“鲜”标杆
在嘉鱼县浔味堂食品产业园内,水产品加工车间正加紧生产。鲜鱼经刮鳞、开背、切块等工序,迅速进入速冻通道,随后陆续运往全国各地。
据介绍,去年公司共加工150吨罗氏沼虾,销售额4000万左右,带动350人就业。“西贝莜面村、盒马生鲜、海底捞等国内知名品牌连锁餐饮企业都是我们的固定客户。”吴边介绍,公司就近采购嘉鱼本地的水产品,去年共加工各类水产品20000吨,产值1.5亿元。
为提升加工能力,该公司项目二期已进入收尾阶段,新建的虾车间配备了自动化生产线。“公司正规划建设面积超万亩、投资6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目前已建成500亩虾池,带动28户养殖户发展罗氏沼虾1500亩。”湖北浔味堂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吴边介绍。
浔味堂的愿景不仅限于加工规模,更着力延伸价值链——打造体验中心和鱼文化博物馆,以“加工基地+文旅体验”模式推动三产融合,为行业转型提供新思路。
与浔味堂形成差异化互补的是深耕即食食品赛道的咸宁外婆湖有限公司。走进其生产车间,醉鱼生产线正全速运转,产品经多道工序后包装出厂。
据了解,该公司产品主要有外婆湖糟醉系列(醉鱼、鱼干、醉鸡、醉龙虾)、蔬菜系列(泡藕带、泡荞头、泡萝卜)、冷冻调理(调理鱼块、糍粑鱼、刁子鱼、酱鳊鱼)等。
“目前订单已经排到明年春节前。”公司负责人方明介绍,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保护价协议,就地加工淡水鱼、莲藕等农产品,今年以来销售额达3000万元。现正规划二期项目。
两大龙头企业各展所长,共同构建了嘉鱼水产品加工的立体图景。目前,全县规模以上水产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3亿元,带动就业近千人,形成了从育苗养殖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近年来,嘉鱼立足水资源禀赋,统筹推进初加工、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协同发展,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深挖产品附加值潜力。正如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所言:“我们要让每一条鱼都游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每一亩鱼塘都变成乡村振兴的聚宝盆。”嘉鱼正以水为媒,书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篇章。
抱团发展锻造“强”引擎
近日,在嘉鱼县绿色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目前,1#、2#厂房主体结构快速推进,污水预处理站正在设计协调中,地上附属物评估、地块抵押置换等工作同步进行。
近年来,嘉鱼县把绿色食品加工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制定《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着力吸引企业集聚,实现抱团发展。
“整个园区建设占地1531亩。”绿色食品产业园工作人员万浪莎介绍,从项目签约到投产运营,园区为企业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实现原料供应、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高效衔接。
走进园区企业湖北嘉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配料、灌装、灭菌、包装一气呵成,其生产的西梅饮品等40多个品种畅销全国。该公司于2024年4月开工,当年9月即投产,当年产值达8200万元,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嘉鱼速度”。
嘉悦生物的成功是产业园发展的缩影。在园区另一端,联创食品二期项目、外婆湖食品二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场地平整已基本完成,规划设计及施工对接同步展开。这两家企业的入驻,将与嘉悦生物形成“蔬菜+水产+饮料”的产业协同格局。
嘉鱼县绿色食品产业园锁定目标企业库,重点招引行业龙头、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及配套企业,推动本土龙头与行业领军企业协同发展,吸引蔬菜、水产、果蔬饮料等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入驻。
目前,产业园“磁吸效应”正在显现。已签约(含已入驻)9家企业,总投资额超18.87亿元;其中禾韵、联创、外婆湖、好吉色等项目已开工。同时,园区正积极跟踪洽谈涵盖饮料食品、水产加工、蔬菜深加工、设施农业、高科技农业等领域的项目20个,加速构建完整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
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嘉鱼县绿色食品产业园正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它不仅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的价值跃升,更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产业兴县、品牌强农”的特色发展之路。随着更多企业入驻投产,这座产业园必将为嘉鱼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食品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能,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特约记者 皮道琦)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搭建企校合作桥梁 嘉鱼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该产业园落户咸安经济开发区是咸安区狠抓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成果。
咸宁网讯通讯员张升明、李铖报道: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近日,赤壁高新区对辖区内所有工业企业进行一次全面地毯式调查走访,...
咸宁网讯通讯员徐世聪、叶新艳报道:16日,笔者走进通山经济开发区科奥产业园,在湖北紫源线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几百台...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特约记者孔帆升、通讯员徐世聪、朱绍武报道:10月15日,走进通山县经济开发区低碳产业园,在金鹰生物科技有...
11日,通山县南林桥双创(扶贫)产业园一期建设工地一片繁忙。该产业园将打造“两主两翼”产业体系,主导产业是机械装备和电...
咸宁网讯通讯员徐世聪、吴颖报道:“南林产业园在进行项目引进时,要严格遵循园区产业分布规划,提高准入门槛,不能突破用地...
咸宁网讯通讯员徐世聪、吴颖报道:21日,笔者获悉,在省发改委印发的《湖北省2020年省级重点建设计划》中,通山县南林产业园...
近日,省发改委印发的《湖北省2020年省级重点建设计划》中,通山县南林产业园入选产业类中的现代服务业项目。为推动项目建设纵...
咸宁网讯通讯员徐世聪、伍文俊报道:7月4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通山县委书记石玉华率领团队赴江苏省南京市、常州市开展招...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丁伟、通讯员阮鹏程报道:5月25日,崇阳县天城镇桂花泉镇官庄村静脉产业园,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