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嘉鱼新闻 >> 正文

年轻干部“双向奔赴”的成长注脚——嘉鱼经济开发区三大园区变身干部“淬火营”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8-21 08:46

在改革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嘉鱼县为年轻干部成长注入了强劲动能。这里没有纸上谈兵的空泛说教,只有生产线上的机油味与招商谈判现场的实战硝烟。

当年轻干部的成长轨迹与县域发展曲线高度重合,当机关干部的思维定式被基层一线的复杂问题打破重塑,这种带着露珠、沾着泥土的培育模式,正悄然改写人才培养的固有模式——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本领,永远生长在解决问题的土壤里;最好的成长,必然出现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

诉求刻心上 嘉鱼干部俯身撑起新质生产力

在嘉创半导体封装测试项目的施工现场,一根电线从厂房深处延伸出来。

智能制造产业园服务中心副主任郑朗在配电房里和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低声交谈,汗水浸透了他的衬衫——这条四回路电力专线是他每天蹲守工地、协调各方才促成的成果。当电流通入1号封装车间时,郑朗深知:服务企业从来不是锦上添花,而是要雪中送炭。

当嘉鑫环保产业园被18吨重的遗留设备阻碍时,联点干部蔡大然在漫天粉尘中守了整整六天。他协调吊装方案的身影,成为施工现场最醒目的“调度旗”。液压成型设备搬离那天,项目负责人紧握蔡大然的手:“47天办好不动产证,为我们节省大量时间成本!”

保姆式服务怎样炼成?郑朗给出了答案:把企业的事刻在心上。年初巡查嘉创项目时,电力供应滞后让他坐立难安。他来回奔走在供电公司、城发集团和村委会之间,预案做得比施工图纸还细。当企业资金链出现缺口时,他连夜整理资料上报,嘉鱼经济开发区主要领导牵头召开融资协调会,让厂房建设得以继续推进。

蔡大然则用“同股同权”的创新模式,改写了政企协作的传统模式。面对嘉鑫环保产业园复杂的投资结构,他埋头钻研条款,促成县域首个国有平台以平等股权介入的项目。当施工队因临时水电接入犯难时,他带着方案直接前往自来水公司,两天敲定方案,七天通水通电,硬是抢回两周时间。他的工作笔记扉页写着“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企业”——这已成为嘉鱼经济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在智能制造产业园的成果统计里,这些服务转化为实打实的经济增量:园区一季度固投猛增69.2%,1-4月新入库项目投资额大幅增长1335%。半导体芯片、智能电器等161.6亿元项目纷至沓来。

“服务力也是新质生产力!”园区的干部们深有体会。当嘉创半导体的精密设备开始调试,当嘉鑫环保的降解材料生产线准备运行,他们早已奔走在下一家企业。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这些“超级服务员”用汗水证明:最肥沃的创业土壤,往往是干部俯下的脊背;最强劲的发展动能,永远源于“把企业事当自家事”的初心。

实干破坚冰 嘉鱼干部一线锻造服务“硬脊梁”

盛夏的嘉鱼经济开发区绿色食品产业园,厂房拔节而起,运输车辆穿梭不息。在尘土与汗水交织的工地上,一群干部的身影在钢筋水泥间奔走忙碌,他们黝黑的面庞映照着这片热土的发展脉动。

去年10月,园区筹建的号角吹响,刘伟华作为专班成员,40个日夜扑在工地。他协调着每一台轰鸣的机械,计算着每一根沉桩的精确位置,啃下10万立方米土方平整的“硬骨头”。

当悦享客公司建设遭遇用水瓶颈时,刘伟华在烈日下反复奔走,硬是将800余米临时供水管道铺到工地边缘;他一次次前往电力公司沟通,硬是为企业抢出15天宝贵工期。“问题不过夜”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干部们用泥泞的双脚在工地上踩出的铿锵承诺。

这份担当在禾韵生物科技项目上,获得了更热烈的回响。周游是该项目从纸上蓝图到落地生根的关键推动者。企业于4月3日拍得产权,5天后就已进场施工。“进场即开工”的背后,是缠绕如麻的遗留难题:历史欠缴水费、过户手续繁杂、审批流程漫长。

干部们的“真招实策”点燃了企业信心——原定12月投产的计划提前至10月,更令人惊喜的是,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逆势追加投资2000万元,布局高端生产线。服务温度最终转化为投资热度与企业依赖度。

招商战线同样没有硝烟。万浪沙的招商地图上,标注着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16个省市。“招商永远在路上。”这句谢欣常对同事说的话,浸透了奔波的汗水与对家的思念。多少次深夜接到任务拎包出发,他只能借着熹微晨光看一眼女儿熟睡的脸庞。但当他看到客商纷至沓来、厂房拔地而起时,所有辛劳便化作了欣慰。上半年园区新签约项目9个,引资19.37亿元的成绩单,正是这群“永远在路上”的招商人以脚板丈量出的信任半径。

园区干部们以“统”的能力、“拼”的态度、“谋”的远见、“实”的作风,让嘉鱼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宏图,在厂房机器的轰鸣声中日益清晰。

脚底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多少责任。正是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让这片土地上的奋斗有了方向,让发展的根基扎得更深、更牢。

弯腰解难题 嘉鱼干部热血助力化工园涅槃

2024年初,一个冻雨敲打窗棂的寒夜,武汉新港产业园干部黄竟雄在宿舍辗转难眠。她脑海中反复闪现园区企业的管道网架——低温会冻裂阀门吗?积雪压垮了顶棚怎么办?天刚破晓,她便拽上同事深一脚浅一脚地踏进冰封的园区。

在湖北瑞琛涂料公司的车间里,工人正对冻住的设备束手无策。“别怕麻烦!”她掏出手机紧急联系维修队,冻红的手顺势拍拍工人肩膀。那个冬天,她和同事蹚着雨水为十余家企业解除危机,企业负责人望着她湿透的裤腿感慨:“黄干部比自家人都上心!”

深耕企业服务9年的刘怀瑾俯身在湖北若水新材料车间图纸前,指尖划过生产线:“把生产和包装分区改造,安全风险能降低七成。”这个创新方案后来在一桥公司的改造中复刻成功。

这位被称作“问题百科全书”的老兵,肚子里装着更惊人的加速度——当其他干部还在研读征地政策时,他已为武汉特车、湖北思创项目梳理出“核心清单”,电话直通审批部门关键人。供水供电的配套难题常在企业开口前就被解决,这种“隐患未显先排除”的预判力,源于他九年积攒的跨领域资源网。

园区转型阵痛中最硬的骨头,落在“经济管家”任振华肩上。嘉泰华中化工产品数字交易园和华中绿色化工仓储物流园项目因复杂产权困在入库“十字路口”,他与相关部门连熬数夜梳理台账。

6月初,当4.5亿元固投入库金额刷新园区纪录时,企业负责人惊叹的不仅是速度:“任部长钻透了我们的‘成长密码’!”另外,在他的参与下,瑞盘传动科技也成功入规。为破解峰旭汽车融资困局,他积极对接县住建部门推动厂区消防验收,加快不动产证办理,并协调对接银行,在产业链上凿开资金活水。

年中的捷报,为这场转型攻坚战写下生动注脚。经43家企业退出、11家企业转型腾挪,2000亩产业空间在化工园区涅槃重生。当省应急厅的红头文件确认D级创建达标,当杰睿美电子化学品等16个高端项目携46亿元投资入驻,那些冻雨夜的奔赴、数据海的攻坚、图纸前的沉思,终于凝聚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厚重基石。

此刻,黄竟雄依旧穿行在厂房车间,任振华的数据库仍在深夜运行——在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版图上,这群园区“尖兵”正以躬身服务的姿态,书写着“亩产论英雄”的时代答卷。

特约记者 皮道琦 通讯员 孙缘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嘉鱼渡普镇稳步推进食品加工项目建设
下一篇: 嘉鱼5家企业获评省级科创“新物种”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