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城新闻 >> 正文

通城文化品牌建设结硕果 "瑶文化之乡"通过评审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4-07-01 07:40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葛华林 郑玉含 陈婉)近日,从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组传来消息,通城县“瑶文化之乡”项目顺利通过评审。

  药姑山,又名龙窖山,位于该县大坪乡境内,主峰海拔1261.1,山体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是通城、崇阳、赤壁和湖南临湘之间的界山。2001年,中国(广西)瑶学会近百名专家学者聚集龙窖山,召开瑶族专题研究会,通过实地考察,确认龙窖山(药姑山)是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是全球300万瑶胞的精神家园,是极其少见的瑶族文化遗产。

  近年来,通城县把瑶族文化作为对外宣传的文化品牌进行打造,先后多次邀请省、市专家组织专门工作组,对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搜集整理。其中瑶族《拍打舞》早在1988年就获得湖北省民间歌舞电视大奖赛金奖并出国演出;2007年又被列为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新版《拍打舞》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艺术节,一举捧得金奖。民歌《千家峒歌》、《月亮歌》、《采茶歌》,《盘王舞》、民俗舞蹈《花棍舞》、民间舞蹈《采莲船》,节气“六月六”、“十月十六”等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3年,该县投资115万元拓宽和新修了进寨公路;投资60万元按瑶族风格改造了13户居民的房屋,形成了民俗一条街;成立了药姑山瑶族文化研究学会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组织省、市、县文物专家对龙窖山(药姑山)重要瑶民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形成了全面、系统的考察报告。该县还组织力量建立了“中国药姑(龙窖)山旅游网”,实现与全国瑶乡文化网上链接;建立了瑶族文化民俗馆,将搜集和遗存的瑶族文物展示其中。

  为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利用瑶文化,该县将“瑶文化之乡”保护和申报作为“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建设的主打牌。此次评审通过,将为该县瑶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注入新能量。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城县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旅游产业逐步升温
下一篇: 通城提高救助标准完善保障措施 民生服务赢民心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