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城新闻 >> 正文

决不把穷帽子戴下去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19-08-12 09:04

8月3日一大早,迎着第一缕阳光,通城县关刀镇八仙村7组村民郑海燕就忙着给40多头肥猪喂食。

“做梦都没敢想过,县残联会认了我这个‘穷亲戚’,还帮我家摆脱了贫困。”一边喂食,郑海燕一边讲述。

今年43岁的郑海燕,3级肢体残疾人。1999年还在娘家做闺女时,帮忙做饭,液化气不打火,她用火机点火,液化气突然起火,造成她身上90%面积烧伤,医疗费用去了9万多。

2001年,她嫁到八仙村王正福家,3个女儿相继出生。

八仙村人多地少,王家本来就底子薄,如今又多出3张嘴,种的粮食刚够糊口。外出打工吧,丈夫总说人生地不熟,怕人骗。做点生意吧,又没本钱。

其实,丈夫王正福有自己的小算盘:我是贫困户,兜底有政府。

作为幕阜山片区插花贫困县——通城,2019年是脱贫摘帽年,也是湖北省咸宁市唯一没有脱贫的县市,全县库存贫困人口4062户20000人。其中贫困残疾人2596人。

如何让残疾人走出贫困,关键是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培养残疾人的就业技能,增强自我造血能力。该县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先后举办残疾人职业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21期,帮助2569名残疾人掌握一至两门就业创业技能。

2018年6月,县残联理事长黄国富在培训班上了解到郑海燕有搞养殖的想法,几次入户,郑海燕的丈夫王正福却雷打不动。黄国富和驻村扶贫干部又来了,这次没等丈夫开口,郑海燕却说话了:“孩子快要长大了,难道你要把贫困户这顶穷帽子当‘传家宝’?”

郑海燕的话让王正福下不了台,他自找台阶:“不是不想致富,只是没本钱没门路!”

“眼下就有一条致富路,搞养殖,没本钱,这3000元产业奖补资金先请人扩建猪圈。”驻村扶贫干部接过了话题。

王正福犹豫不决,郑海燕斩钉截铁:“就这样定了,大不了我一个人干。”

接下来,郑海燕用两头能繁母猪起本,生下来的乳猪一头也不卖,发展到了50多头。

“上个月,猪肉价钱好,宰杀了10头大肥猪,卖了近2万元。”尝到了甜头的夫妻俩又准备新建圈舍养猪,还打算建一个10亩的蔬菜大棚,利用有机肥立体种植。(通讯员 葛七甫)


编辑:hefan

上一篇: 通城县税务局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下一篇: 葡萄滞销果农愁 通城众多电商企业伸援手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