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特约记者 刘建平 通讯员 葛七甫
父亲早世,母亲病痛不断,还得扶养残疾的哥哥、供年幼的弟弟读书,家里负债累累,靠着亲朋好友的接济才勉强度日。通城县女青年何常明过早尝到人间辛苦。
“成为贫困户,坐着吃、睡着想,国家会救济你的,以后的日子不用愁了。”听了左邻右舍这样的话,何常明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改变家庭状况,何常明选择缀学外出打工,暗自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学习一项技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那一年,何常明16岁。
蓝孔雀,养殖简单,一次投资,多年受益,何常明把目光盯住了蓝孔雀。
2015年,母亲身体每况愈下,何常明只得返回麦市镇盘石村,一边照顾母亲,一边思考如何养殖蓝孔雀。
盘石村铲子窝,三面环山,阳光充裕,土质干净,水源充足,是个养殖的好地方。
地方有了,等母亲病情稳定,何常明又踏上学习之旅——湖南益阳一孔雀养殖基地学技。何常明揣上仅有的5000元上路了,通过三个月的实践和理论学习,她初步掌握了养殖技巧。
2016年4月份,她筹借资金20万开始创办“百年农场”。为尽快完工,她一个人晚上还在劳动,弄得右手桡腕关节处被砸受伤,腕关节处韧带严重变形,经历千辛万苦,养殖基地终于初步完工,成功引种十组(一组为一公四母)种孔雀进行繁育,由于经验缺乏,最终才存活下两百来只小孔雀。
有了前车之鉴,她在2017年成功育苗1300多只,利用电商的便捷方式,在微信、快手、抖音上进行销售,利润10余万元。一时,她精神大振,打算用结余的400只食用商品孔雀预留做种和零售,加上原有种孔雀50只大干一场。
天有不测风云。2018上半年,突如其来的几场大雨,导致养殖场孔雀大面积死亡,全部心血毁于一旦。
危难时候显身手。通城县委书记熊亚平来了,亲切详细的询问家庭情况,经营现状,鼓励她树立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荣辱观。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通城县畜牧局来人了,技术人员现场解剖并分析病因,制定抗病方案。
麦市镇政府分管精准扶贫的党委副书记胡娟、驻盘石村干部郑练平书记来了,送上慰问金,并帮她争取到了5万元无息贷款。
“有了领导的鼓励与支持,脱贫的道路再艰辛,我也会再接再厉”。她痛定思痛,重整思路,查找失败原因,改善经营模式。赶在产蛋之际,引进优质种孔雀进行繁育,成功育苗3000多只,当年赢利20多万元。
经历了各种风霜雨雪后,她深知个人能力有限,必须组建团队,分工合作,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将军菊”种植基地,一颗颗菊花生长正盛,贫困户何国忠正在洒水。“将军菊”具有高蛋白、清热解毒、清肺止咳等功效,也是孔雀最喜欢食用的植物。
她以200元/亩流转荒芜的田地15亩种植“将军菊”,何国忠等3户贫困户成了产业工人,帮忙种植“将军菊”和打理养殖场内栏舍维护、消毒、卫生等日常工作,月工资2000元以上。
何国忠单身一人,30多岁还没成一个家,整日游荡,周旋在牌桌上,有了稳定的收入,何国忠年底准备娶媳妇呢!
种植高蛋白药用植物,既能节省饲料成本,又能提高孔雀肉的口感。为了更好的循环利用资源,她与村民合资挖了十余亩鱼塘,一是为了方便孔雀粪便清理,又可供鱼儿采食,既减少了土质污染,又节省鱼儿喂养的各项成本。
“一枝独秀不是春”。她改进了管理运营模式,分散养殖,提高产量。承诺凡在百年农场引种的贫困户,一律享受饲料配方、回收种蛋、各种规格孔雀苗、食用蛋食用商品孔雀、代孵化、技术养殖和栏舍搭建等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今年脱贫有希望!”通城大坪乡内冲村贫困户胡雪兵,2018年12月份引种3组蓝孔雀,今年清明节繁育孔雀苗40多只,按照当时市场价格,刚出壳的孔雀苗80元/只,一个月后200元/只,可胡雪兵舍不得卖,打算“滚雪球”致富。
江西修水县贫困户郑先生,有兴趣尝试养殖蓝孔雀。2018年10月份在百年农场引种了五组种孔雀。2019年4月份,母孔雀已经产蛋,通过孵化发现有60枚无精蛋,何常明在提供了孵化技术之余,帮他联络到了浙江开农庄的冷先生,并以每40元一枚的价格出售,同时达成协议可长期供货。
食用孔雀蛋和食用商品孔雀,何常明让贫困户与买家无缝对接,全程考虑买家的各种难题,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收入,吸引了来自各地的20多家合作伙伴,做到南货南调,北货北调,既节省运输时间又能降低路途中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我相信党的政策这么好,只要勤劳肯干,跟着党的脚步,一定能够拔掉穷根,真正脱贫,真正致富。”如今的何常明踌躇满志,以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为核心,发展壮大产业项目,发展1-2-3产业链,挖掘制作工艺品、艺术品;栽种各种花草和果树,既可观赏,又可采摘;养殖场后山十余亩鱼塘休闲垂钓,准备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餐饮为一体的花园式的“百年农场”。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屋场夜话情谊深
下一篇:
通城电商企业助力农产品销售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祝宝成、黄柱、通讯员刘亚琴报道:观茶园、赏孔雀、看桃花、采蘑菇、闻蛙鸣……乡村如画,田园如...
在嘉鱼官桥镇港南村春熙园孔雀基地,老板李时钰借助互联网,将养在深山里的孔雀销往各地,传为佳话。
通山,与千年贫困诀别,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脱贫奔小康的新跨越……搬掉千年“贫山”,创造“通山奇迹”“祖祖辈辈都想脱贫致...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王能朗、焦阳、何赛丽报道:走进通山县大路乡境内,人们便会被这里的干部群众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搞...
在大牛山村,驻村工作队积极与嘉鱼农商银行协商,实施金融扶贫,帮助10多户贫困户发展苗木培育、龙虾养殖等项目,同时鼓励其...
咸宁网讯(记者王奇峰通讯员王程海周昉)7日,通山县黄沙铺镇晨光村阮斑创的养殖场里, “鸡别墅”掩映在树林草丛中,几十只...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会文、丁伟、通讯员孔少辉报道:8月5日,咸宁日报传媒集团携手公益组织通城“小红帽”来到通城...
通讯员熊铁山不少人谈蛇色变,但在新街镇蜀港村贫困户姜太山眼里,蛇却是脱贫致富的“宝贝”。2017年初,在县扶贫办、镇政府...
咸宁网讯通讯员李索报道:7月10日,县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珊,市人大代表、县法院院长华先江分别深入马港镇踏水村和...
咸宁网讯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周益民报道:“培训太及时了,回去后将组织66名人大代表‘回头看’,督促和帮助全镇830名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