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城新闻 >> 正文

文心求索路常新 杏坛守望情愈真——记通城县第一小学教师李佳红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8-04 08:55

三十五载光阴流转,从青葱少女到资深名师,她始终扎根教育的沃土,以书为伴,以学为乐;三尺讲台方寸之间,从乡村小学到实验小学,她默默耕耘,将“做一名好老师”的朴素心愿,化作日复一日的踏实步履。她以终身学习的态度夯实专业底色,以平和淡泊的心境诠释教育真谛。她就是通城县第一小学教师李佳红,一位在平凡中书写不凡的辛勤园丁。

1989年秋,年仅16岁的李佳红从师范学校毕业,怀揣着对教育的懵懂和憧憬,走进了大坪乡中心小学的课堂。面对一群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学生,初登讲台的她,心中满是忐忑。“当时就一个念头,不能误人子弟,得快点学,快点会,好好教。”李佳红回忆道。

对新角色的敬畏与热忱,点燃了李佳红的学习之火。白天,她全身心投入教学,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每一个细节;夜晚,一盏孤灯映照着她研读教材、书写教案的身影。这份用心与勤勉,让她在工作不久就获得“先进工作者”的荣誉。“那段乡村经历,教会我俯下身来,向实践学、向孩子学、向身边的榜样学。”李佳红说。

1992年李佳红调入五里小学,她继续在语文教学的田地里精耕细作,创办广播室训练学生的朗诵与表达,广播室成为学生们课余语文实践的乐园。

1997年,李佳红被调至通城县北门小学。几年的教学实践,让她褪去了初为人师的青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深切地感受到专业提升的迫切性,她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劲头也更足了。“我常提醒自己,不能做‘复印机’,年复一年地重复昨天。”她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学》等专业书籍,书页空白处写满了她的笔记和心得。她主动参与语文教学课题研究,尝试将学习所得转化为教学方法,积极撰写并发表教研论文。

“李老师是真正的学习型教师。她的办公桌上永远有书,备课笔记细致到令人惊叹。”一位曾与她共事的老师评价。这份对学习的执着,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她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稳居县乡镇前三名。在全省青年教师辩论赛中,凭借深厚的知识积淀、敏锐的思辨能力和出色的语言表达,李佳红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荣获一等奖。这份荣誉,是她在终身学习理念下专业能力飞跃的最佳见证。

2007年,李佳红被调入通城县实验小学。成为骨干教师的她,“终身学习”的步伐愈发坚定从容。

书卷常相伴。无论多忙,她都坚持每天几十分钟的深度阅读。书架上,《语文教学艺术论》《文心雕龙》等书籍被反复翻阅,批注密密麻麻。“时代在变,孩子也在变,老师不学习,课堂就会失去活力。”李佳红说。

教艺细雕琢。她对语文课堂倾注无限热情。为设计一个精彩的教学环节,她反复推敲,与同事热烈讨论;为制作一份能更好启发学生的课件,她常钻研至深夜。“有时失眠,起来做课件反而使心绪更宁静了。”她笑道。这种精益求精,让她的课堂充满魅力,在“千人课堂教学大比武”中荣获二等奖。

薪火传乡村。她积极参与送教下乡活动。一堂课下来,孩子们纯真的话语让她动容:“李老师您就像太阳一样温暖!”“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孩子们对语文课的喜爱,就是对我学习、钻研最好的回报。”李佳红的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桃李共芬芳。她毫无保留地指导青年教师,从教学设计到课堂细节,手把手地“传帮带”。经她悉心指导的多位年轻教师,在县、市语文教学竞赛中斩获佳绩。她指导的学生,在“全国惟乐杯中小学生作文竞赛”中,多人获得省级奖项,其中刘徐星荣获全省小学组一等奖。

“35年了,学生和课本早已融入我的生命。‘袖长方能善舞’,学习不是负担,是享受,是对肩上这份责任的敬畏。”李佳红深情地说。

她深情回忆起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字字句句刻在我心里。家长是把最珍贵的宝贝托付给我们,这份信任重如千钧。唯有不断学习,精益求精,才能不负所托。”在她看来,教师的幸福,就蕴藏在平淡的日常里。是推开门走进教室时,心头涌起的那一缕阳光般的温暖;是学生日记里那句“李老师温柔的语气,驱除了初秋寒意”的真切话语;是毕业多年后学生留言中那句“记忆中总有您亲切微笑”的深深挂念。

“做一名好老师,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是李佳红毕生的追求。她不求波澜壮阔,唯愿在书香墨韵中,在字词句篇的耕耘里,以终身学习为桨,以深沉师爱为舟,载着孩子们领略知识海洋的浩瀚与美,静待每一朵语言之花、生命之花在时光中悄然绽放。

通讯员 卢文浩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躬耕践初心 星光照乡村——记通城县油坊小学教师陈红
下一篇: 助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通城启航教育发展基金会筹备工作启动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