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园里的悠悠戏韵、古井旁打水的笑声、小区球场的奔跑身影,勾勒出一座县城的活力图景。近年来,通城县大力抢抓城市更新政策机遇,以精心谋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的“三精”理念,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一批集文化传承与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文体设施相继建成,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休闲文体生活。如今,走进通城的隽水戏园、佘畈古井、邓家滩小区等地,处处可见市民绽放的笑脸,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赞叹。
隽水戏园:华灯初上,休闲乐园人气旺
华灯初上,隽水戏园便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结束了一天工作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广场上,伴随着欢快的节奏,几支广场舞队伍翩翩起舞,队员们动作整齐划一;蜿蜒的戏韵步道上,散步的市民三三两两,或轻声交谈,或驻足欣赏沿河夜景;健身器材区,人们拉伸筋骨、活动身体;角落里,几位歌唱爱好者架起音响,引吭高歌,引来阵阵掌声。整个戏园人声鼎沸,充满了轻松愉悦的活力,已然成为市民们下班后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首选“打卡地”。
“以前下班就闷在家里,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有这么大个公园。约上姐妹跳跳舞、聊聊天,一天的疲惫都消散了。”居民黎娟高兴地说,“这里环境好、氛围好,大家都爱来!”
这座投资约900万元精心打造的文化地标,于2024年7月动工,同年12月建成开放。6500平方米的空间里,花部亭、戏韵步道、隽戏广场、口袋公园等景观错落有致,既保留了亭台楼阁的传统韵味,又融合了现代休闲功能。
“我们通过城市更新,盘活了湘汉社区沿河路这块曾经的闲置地,目标就是打造一个让居民‘愿意来、留得住、玩得好’的高品质公共空间。现在,从傍晚的广场舞、健步走,到日常的唱歌、健身、遛娃,这里全天候都充满了活力。”通城县城市更新行动指挥部工作人员曹哲说,“另外,我们联合城管等部门,不仅确保设施维护到位、环境整洁安全,更着力引入丰富多元的活动,让这个更新项目真正融入居民的‘生活圈’和‘朋友圈’。”
从闲置地到人气场,隽水戏园的华丽转身正是通城县城市更新行动精准对接百姓需求、提升城市温度与活力的生动实践。
佘畈古井:一泓清水映乡愁
虬枝盘曲的古藤下,佘畈古井清澈如镜的水面映出居民打水的笑脸。几位老人围坐在新设的大理石桌旁对弈,孩童踮脚探看井中游鱼,古庙飞檐下飘来清茶的香气。这个承载着通城人集体记忆的空间,如今成为全省百个“打卡”地标之一。
“改造后这里既安全又雅致,以前古藤枝条危险,晚上更不敢来。现在加了护栏,晚上亮起灯,外地游客都来拍照,水也特别甘甜,我们经常在这里打水喝。”隽水镇古龙社区居民周女士说。
佘畈古井位于通城县隽水大道旁,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集古井、古庙、古墓、古树于一体。一口主井,两口副井,呈品字形。据悉,该井始建于明朝,至少有500年历史。井旁建有一座龙王庙,还有一座明万历年修建的古墓。环井有四棵古藤,树龄超百年。井水一年四季长流不息,不减不溢,冬暖夏凉,甘甜可口。2023年,该井作为通城县十大民生项目、全省100个“打卡”地标项目之一,被列入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并启动保护性改造,投资80余万元,于去年8月竣工。
“改造通过屋场夜话征集民意,最终围绕‘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提升品质、传承文化’四大重点,实施了古庙修缮、古树加固、灯光亮化等工程,让历史记忆融入城市肌理。”曹哲说。
如今,络绎不绝的居民或来打水,或邀友下棋聊天,一幅幅惬意的画面,记录着城市更新中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邓家滩小区:方寸球场跃动健康活力
傍晚的隽水镇邓家滩小区室外体育场,灯光点亮了运动的热情。篮球场上,青年们在新铺设的塑胶场地上飞身跳跃,运球、上篮,矫健的身影伴随着进球的欢呼和场边的呐喊;相邻的足球场上,一场小型对抗赛正激烈进行,奔跑、拼抢、射门,汗水挥洒在欢笑之间……这个始建于1998年的老旧小区,历经半年改造后焕发新生,曾经闲置或杂乱的角落,如今化身为人气爆棚、活力四射的全民健身热土,不同年龄层居民跃动的身影,在灯光下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社区健康生活图景。
“这个球场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以前孩子放学总是抱着手机和电视,现在在球场上可以运动了,都去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小区充满了欢声笑语。”隽水镇新塔社区居民何女士说。
隽水镇邓家滩小区是通城县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项目之一,于去年7月启动建设,不仅升级了小区内基础配套设施,同时利用3500平方米空闲地,将老旧小区改造与文体设施建设紧密结合,一体推进小区室外体育场馆建设。如今,这片焕然一新的空间内,已建成包含1个标准篮球场、1个五人制足球场、3个羽毛球场/气排球场(多功能场地)、1个网球场及1张乒乓球桌在内的活力运动集群,成为了通城县老旧小区“空间再造、功能重塑、活力焕新”的典型案例。
“通城县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在全县织密全民健身网络。目前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27平方米。在邓家滩这样的改造小区里,曾经闲置的空地变身运动场,拥挤的边角地安上了健身器材,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运动的快乐。”曹哲说。
通讯员 刘康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通城女子余飞桃三十三载守护瘫痪丈夫 用爱托起生命的脊梁
下一篇:
通修高速公路建设冲刺提速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徐世聪雷蓓)崭新的篮球架、多功能的踏板、新颖的压腿杠……近日,通山县大路乡乡政府所在的大路社区来...
6月17日,记者在咸安区温泉街道办事处十六潭社区清水别苑小区看到,小区道路整洁,一排排樟树高大茂盛,一个个盆景造型别致。...
咸宁网讯(记者葛利利 通讯员陈丽)“家门口有了这些健身器材,我们以后锻炼就方便了。据了解,东门社区工作人员在入户走访...
咸宁网讯记者黄柱、特约记者但唐静报道:健身杆、健身车、旋转训练器……11月15日,赤壁市蒲圻街道大田畈社区经济适用房小区...
社区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持续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居民的“关键大小事”,让居民的获得感、幸...
咸宁网讯记者焦姣、通讯员任婧报道:“小区终于安装上了健身器材,我们锻炼身体更方便,大家都非常高兴。
市民一致认为,在相关部门进行日常维护的同时,每一个人也要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责任心,多尽一份微薄之力,正确使用健身器材...
12月8日,位于嘉鱼文庙山小区内的鱼岳镇球类运动中心,笼型五人制足球场上,学生们正兴高采烈地踢足球,乒乓台前、智能健身器...
咸宁网讯记者李嘉、通讯员葛文斌报道:宽敞的厂房、崭新的设备……8月31日,走进通城经济开发区坪山工业园百利恒运动用品有限...
12日,通山县九宫山镇程许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现场,广场上健身器材、生态停车位、绿化景观、照明设施等一应俱全,河岸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