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焦元德、张淑贞报道:7月26日,在通山县楠林桥镇湄溪村的稻田里,东南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正在操作新购置的“东风牌”高速乘坐式插秧机,进行晚稻机插作业。
县农办主任刘来鹏介绍,针对前期多次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当前又正值早稻收割、晚稻栽植、秋粮夏管的关键季节,通山采取抓抢保面积、抓管提单产、抓抗促安全、抓防减损失、抓修增后劲的“五抓”措施,确保全年农业生产抗灾夺丰收。
目前,该县组织农民抢收早稻、抢收西瓜、抢收蔬菜,及时腾茬移栽水田晚稻、旱地作物,做到适期栽播。全县完成栽插晚稻面积1.15万亩、旱地作物(荞麦、秋玉米、蔬菜)2.2万亩。
县直驻村工作组与乡镇干部深入乡村,组织农民抓好农作物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施肥,及时管理水灾浸害作物,及时抓好菜园、果园、林园、茶园等管理。全县共落实中稻田间管理面积15.6万亩,“四园”管理25.5万亩。
面对洪涝灾害过后必有大旱的情况,该县动员农民群众做好应对秋旱抗旱准备工作,要求所有塘库堰一律做好蓄水保水灌溉,农业部门做好水泵及其它抗旱器具供应。
该县动员县直单位和涉农部门,组织农民群众,通过“一事一议”财政资金、自筹资金、捐助资金等,对驻村遭受洪涝灾害后的塘、库、堰、渠、站、堤、路等进行全面清查和修整。全县投入灾后重建劳动力2.75万个,投入修整资金750万元。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山县创新预防职务犯罪 拍摄微电影《天眼石》
下一篇:
通山县农村五保户供养“五不愁” 顺民意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