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为全面展示非遗保护成果,营造浓厚的新春佳节氛围,1月22日下午,通山县在政府广场举行“文旅嘉年华 非遗过大年”主题活动,推动春节期间该县文旅市场消费“热”起来。
政府广场张灯结彩、人头攒动,非遗产品琳琅满目。现场集中展示了通山木雕、通山竹雕、通山山歌、通山山鼓、通山包陀、唐老农山茶油、杨芳豆制品等系列国家、省、市级非遗产品。市民围观展区了解非遗产品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不仅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春节消费潜力,还为新春到来增添了浓郁的节日氛围。
烧伤烫伤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六代传承人陈石泉说:“对于烧伤烫伤我们是不植皮的,用中草药自然愈合、无后遗症,有很多病人都慕名而来。”
省级通山木雕非遗传承人叶鹏飞说:“通山木雕涉及到中式装修、古建、楼阁,我觉得通山木雕前景是蛮大的,前途一片光明,我对通山木雕发展很有信心。”
除了展示该县非遗成果外,主题活动还设置了自由体验游玩区域,市民通过入园签到领取集印章卡进行各项体验活动,完成收集印章任务即可获精美礼包,让市民在玩中学,学中玩,了解并爱上非遗。
随着夜幕降临,非遗文艺演出正式开始,年味瞬间拉满。据了解,去年来,该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启动了九宫山、太平山、大幕山三山并进战略,九宫山景区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新增故乡里庄园、隐水休闲旅游度假区2家2A级景区,成功举办咸宁市第三届运动会,“通山迷你小山居”民宿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通山山歌、通山包坨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遗名录,全年接待游客1889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6.2亿元,分别增长21.8%、20.2%。广大市民、志愿者、各行各业热情拥抱八方来客,立体化展示了通山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
随后,通山山歌《摘个枇杷给哥尝》、非遗传承《变脸》、通山非遗《岳家拳》、通山采茶戏《卖水》+《十把扇子》+《抬花轿》等极具通山特色的非遗表演轮番上演,让现场市民大饱眼福、拍手称赞。
县非遗中心主任谢志兵说:“通过非遗体验、美食摊位、体育活动、传统民俗文化、文艺演出等方式,让广大市民了解非遗、爱上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
近年来,通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加大投入,加强保护队伍建设。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省级项目10项、市级项目21项、县级项目58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8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9名市级传承人,107名县级传承人。有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2个。
(通讯员 王贤波 袁诚)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通山护工” 精准就业的“金名片”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杜培清通讯员金顶挑)近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盛迎八方来客,共享曲艺盛宴。
据悉,本次活动由市文旅局、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主办,旨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推动非遗融入国民...
郑钦文对湖北藕汤赞不绝口《非遗里的中国》湖北篇节目截图覃侠在巴黎与观众分享武当武术文化覃侠与巴黎当地小朋友互动图片来...
据了解,高少萍是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技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致力于古老民间艺术剪纸的挖掘、抢救、...
在继承祖传疗法的基础上,他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根据祖传马钱子秘方研制出的“风湿痹痛丸”已成为咸宁麻塘风湿医院治...
咸宁网讯记者杜培清报道: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社、光明网主办的2021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
28日17时30分央视一套官方微博发布消息非遗里的中国·湖北篇将于8月31日20:00在央视一套播出三千年荆楚文化孕育了湖北绚丽多...
5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有关情况, 6月9日至15日,非遗领域重...
如今的武当山宫观道乐与时代相符,与现代结合,从千年传承中走来,在万般经历里发展,注入强大新活力,传承发扬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