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阮智愚、通讯员方盈颖、郑燎燎报道:3月28日,在通山县燕厦乡畅周万亩白茶基地内,3000亩白茶丰产,数十名采茶工穿梭在绵延茶田间采摘鲜茶。
当前,正值“明前茶”采摘、加工的关键时期,茶叶加工车间内,炒制后的白茶铺展在车间内,散发出淡淡的兰花香气。自动炒茶机内茶叶翻飞,两名专业炒茶师傅正紧盯茶叶,不时拿起热腾腾的茶叶仔细翻看。
“新鲜采摘的茶叶经过晾青,两、三小时内必须炒制,进行高温杀青。”来自安徽的李师傅有着20年的炒茶经验。他介绍,还需要经过分选冷却、理条塑形、烘干提香等工序后,才能获得成品茶叶。
临近中午,采茶村民陆续来到白茶加工车间,验收、过秤、开票、领款,现场秩序井然,十分热闹。
“每斤鲜茶40元,每人每天收入150元至300元。”畅周白茶茶园负责人彭代强介绍,自基地项目落户以来,常年提供劳动岗位80余个,采茶期用工800余人,年均发放农民工工资300多万元。
去年,畅周白茶基地产干茶1200斤,实现产值800余万元。茶园盛产后长期用工量将达300人,季节性茶叶采摘期用工量达3000人以上,干茶产量达5万斤,年产值达3000余万元。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计划建设1万亩茶园,分三期实施。现已完成一期茶园建设3000亩,二期将再建3000亩茶园。当前,二期基地厂房、加工车间、景观塘、农家乐已建成,产业路硬化已完成3公里,抗旱滴灌设施完成400亩。三期计划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推广白茶种植4000亩,形成以基地为龙头、农户多点开花的茶产业集群。
近年来,燕厦乡依托山水资源,把白茶作为兴乡富民的主导产业,将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变成了富民强乡的产业优势。如今,燕厦乡白茶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逐年提升,白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编辑:hushaopeng
要坚持群防群治,不断提高群众规范用火习惯和安全用火意识,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
将通城县打造成为国内涂附磨具创新引领高地和世界级研磨总部基地。
12月12日,光谷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 2家人工智能研究院、14家人工智能知名企业签约入驻。
通讯员吴涛吴丰摄1月11日,咸安区举行2019年“迈进新时代,实现开门红”重大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共签约项目20个,投资总额...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
”记者联系陈浩时,他说。
咸宁网讯特约记者皮道琦、通讯员龙海东报道:近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一、第二批荆楚文旅名县名单,嘉鱼县榜上有名。
该项目建成之后,有望将崇阳打造成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鱼子酱、鲟鱼制品的加工、销售中心,能有效带动青山库区和周边农民加...
要凝聚文化符号,发挥社会效益,激发文化创意产业活力,推动我市文创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助力我市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
通讯员马俊袁俊新店镇朱巷村贫困户李长清一心想摘掉“穷”帽子。忙完这些,他又将饲养的山羊从羊圈里赶出来,到户外放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