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山新闻 >> 正文

点“土”成金 通山多元生态农业助农致富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4-16 09:24

4月初,通山县燕厦乡春色正浓。金灿灿的油菜花田铺展成海,粉白相间的桃花林孕育着产业生机,连片的柚子树郁郁葱葱……依托生态资源禀赋,“一村一特色、产业遍地兴”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个滨湖小镇徐徐展开。 

泥土与花香酝酿出最地道的春天气息。

在燕厦乡成龙村500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金黄色的油菜花正值盛花期。该村村民江兰英漫步在田间,仔细查看作物长势,脸上洋溢着丰收在望的喜悦。

“去年有两亩多田,打了一百八九十斤菜籽油,今年又增加了一亩田,可能今年的产量还要高一点、好一些。政府连肥料、药都来帮忙打。”江兰英信心满满地说。

据悉,这片示范基地由通山县委、县政府统一规划管理,从选种、播种到田间管护全程采用机械化作业,农户无需参与种植,既省心省力,又保障了粮食生产。

“总共有两百多户农户参与了种植,我们成龙村的百姓就负责收获,每户的收益在2000块钱左右。”成龙村党支部书记舒柳香说。

走进新铺村150亩桃林,桃花绽放如霞,粉浪翻涌间,倒映着山脚下百亩鱼塘碧波荡漾。这片由退休老干部牵线搭桥、社会资本注入的产业基地,让昔日的撂荒地重焕生机。

“这里桃林授粉、鲜桃采摘和鱼塘起鱼的时候,每年可带动周边村民灵活就业400多人次。”新铺村村支书陈绪炳介绍,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年增收2万余元,正在配套修建的产业路更让水蜜桃和生态鱼“走”出了大山。

“根在这里,总要为乡亲们做点实事。今年预计产出生态鱼10万斤,工钱日结150元,只要天晴,乡亲们天天有活干!”香满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成传学站在鱼塘边感慨。

在金坑村的湖心岛上,650亩柑橘园已悄然换上嫩绿春装。依托富水湖独特的生态优势,金宏家庭农场培育出的三红柚、纽荷尔脐橙等特色品种,以其皮薄多汁、酸甜适中的品质远近闻名。近年来,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基地带动周边200多户村民共同发展,户均年增收达7800元。

“当初到这里来,这全部都是荒山,为了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把荒山变为了果园,年产值情况好的话一年有二三十万元,当地老百姓愿意来的都能来,工钱是150一天。”通山县金宏家庭农场负责人王文超说。湖心岛上,650亩柑橘园已悄然换上嫩绿春装。

近年来,通山县燕厦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围绕白茶培育、农旅融合、水果种植等特色产业,构建“一乡一品”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采摘、休闲体验等多元业态转型升级,形成一批小而精、特而优的现代农业示范点,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的新路子。

(通讯员 文雅 王姚 阮班浩)


编辑:hefan

上一篇: 通山:科技人才赋能农业发展
下一篇: 防控地质灾害 全省综合演练在通山举行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